ㄭ
注音符號 灰底不用於國語官方注音;每格次行爲萬國音標 | ||||||
---|---|---|---|---|---|---|
聲母 | ||||||
發音 方式 | 塞音 | 擦音 | ||||
全清 | 次清 | 全濁 | 次濁 | 清 | 濁 | |
重脣 | ㄅ /p/ | ㄆ /pʰ/ | ㆠ /b/ | ㄇ /m/ | /β/ | |
輕脣 | ㄈ /f/ | ㄪ /v/ | ||||
舌尖 | ㄉ /t/ | ㄊ /tʰ/ | /d/ | ㄋ /n/ | ㆹ /ɫ˭~ɫʰ/ | ㄌ /l/ |
軟齶 | ㄍ /k/ | ㄎ /kʰ/ | ㆣ /ɡ/ | ㄫ /ŋ/ | ㄏ /x/ | ㆸ /ɣ/ |
脣軟齶 | ㆼ /kʷ/ | ㆽ /kʷʰ/ | ||||
喉 | /ʔ/ | ㄏ /h/ | /ɦ/ | |||
舌冠 | ㄐ /tɕ/ | ㄑ /tɕʰ/ | ㆢ /dʑ/ | ㄬ /ɲ~ȵ/ | ㄒ /ɕ/ | 、ㆺ /ʑ/ |
翹舌 | ㄓ /tʂ/ | ㄔ /tʂʰ/ | /dʐ/ | ㄕ /ʂ/ | ㄖ /ɻ~ʐ/ | |
平舌 | ㄗ /ts/ | ㄘ /tsʰ/ | ㆡ /dz/ | ㄙ /s/ | /z/ | |
介母、高元音 | ||||||
部位 | 前 | 中 | 後 | |||
普通 | ㄧ /i~j/ | ㄩ /y~ɥ/ | ㆨ /ɨ/ | ㄭ /ɯ/ | ㄨ /u~w/ | |
鼻化 | ㆪ /ĩ/ | ㆫ /ũ/ | ||||
韻母 | ||||||
單韻 | ㄚ /a/ | ㆩ /ã/ | ㆿ /ɐ/ | |||
ㄛ /o/ | ㆦ /ɔ/ | ㆧ /ɔ̃/ | ㄜ | |||
ㄝ | ㆤ | ㆥ | ㆾ | |||
複韻 | ㄞ /ai/ | ㆮ | ㄟ /ei/ | ㄠ /au/ | ㆯ | ㄡ /ou/ |
鼻韻 | ㆬ /m̩/ | ㆰ /am/ | ㆱ /ɔm/ | |||
ㄯ /n̩/ | ㄢ /an/ | /ɔn/ | ㄣ | |||
ㆭ /ŋ̩/ | ㄤ /aŋ/ | ㆲ /ɔŋ/ | ㄥ | |||
韻尾 | ㆴ /p̚/ | ㆵ /t̚/ | ㆻ /k̚/ | ㆷ /ʔ̚/ | ||
其他 | ㄦ | |||||
聲調 | ||||||
官話 | ˉ | ˊ | ˇ | ˋ | ˙ | |
客閩 | ˪ | ˫ |
ㄭ()是注音符號中的韻母之一。字形取自「師」的右側,發音則取「師」字的韻母。
「ㄭ」是193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為了解釋「ㄓ、ㄔ、ㄕ、ㄖ、ㄗ、ㄘ、ㄙ」的韻母而創造的注音符號,僅用於解釋,而平常會省略不寫出,因此一般人會覺得「ㄭ」韻是「空韻」,但事實上「ㄭ」韻是有其音值的。「ㄭ」的發音會根據位置不同,漢語學家[谁?]認爲,「ㄭ」作為「ㄓ、ㄔ、ㄕ、ㄖ」的韻母時,發為舌尖後不圓脣元音/ʅ/;作為「ㄗ、ㄘ、ㄙ」的韻母時,則發為舌尖前不圓脣元音/ɿ/。由於後來在注音符號的擴充版本方音符號中,另增加了「ㆨ」來表示/ʅ/,因此部分書籍將「ㄭ」專門用於/ɿ/,而「ㆨ」專門用於/ʅ/,達到分工效果。
然而,漢語學家的主張未獲國際語音學學會接受,因此語音學界提出了多種新說。其中,傳統的語言學者描述它們有「buzzing聲」。不少現代的語言學者[1][2]則描述它們是音節化的輔音,但有很弱的摩擦,他們把「ㄓ、ㄔ、ㄕ、ㄖ」的韻母寫作/ʐ̩/,把「ㄗ、ㄘ、ㄙ」的韻母寫作/z̩/[3]。而對多數人來說,擦音僅持續在元音之前[4],舌頭和牙齒的位置不變,但是舌頭的接觸略微降低,以从一開始排除高度近似的元音。UCL的John Wells[5]使用了更詳細的轉寫,將前者寫作/ɻᶤ/(如「ㄕ」寫作/ʂɻᶤ/)、後者寫作/z̞ᵚ/(如「ㄙ」寫作/sz̞ᵚ/),以上標符號表示元音化的特徵,並在/z/下面加上低降符號表示發音時舌头足夠放鬆以除阻。Sang-Im Lee-Kim則把前者定爲音節性的捲舌近音/ɻ̍/,後者定爲音節性的齒齦近音/ɹ̩/[6]。另有香港學者建議將前者定爲閉央不圓唇元音/ɨ/(如「ㄕ」寫作/ʂ͡ɨ/),後者定爲閉後不圓唇元音/ɯ/(如「ㄙ」寫作/s͡ɯ/),以表示擦音的發音機制會衍生爲元音[7]。
由於眾說紛紜,條目下文將沿用漢語學家的標記/ʅ/和/ɿ/。
在漢語拼音中對應為[i],通用拼音則寫為[ih],臺羅拼音則將/ʅ/寫為[ir]、/ɿ/寫為[ur],南京官話拼音則將/ʅ/寫為[r]、/ɿ/寫為[y]。威妥瑪拼音將「ㄓ、ㄔ、ㄕ、ㄖ」的韻母寫為[ih],而「ㄗ、ㄘ、ㄙ」在舊式拼法中寫為[ŭ];新式拼法則是[u],並將前頭的「ㄗ」[ts]、「ㄘ」[tsʻ]、「ㄙ」[s]改寫為[tz]、[tzʻ]、[ss],來與「ㄗㄨ」、「ㄘㄨ」、「ㄙㄨ」區別。
編碼與拼音
[编辑]字元 | 圖檔 | 編碼 | 國際音標 | 漢語拼音 | 威妥瑪拼音 | 臺羅拼音 | 通用拼音 | 粵拼 | 拉丁苗文 | ||
---|---|---|---|---|---|---|---|---|---|---|---|
Unicode | Big5 | GB 2312 | |||||||||
ㄭ | U+312D | 未收錄 | 未收錄 | ʅ[a 1] | i | ih | ir | ih | |||
ɿ[a 2] | i | ŭ、u[a 3] | ur | ih |
註解
[编辑]註釋
[编辑]- ^ Jerry Norman (1988). Chinese (Cambridge Linguistic Survey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142.
- ^ S. Robert Ramsey (1987). The Languages of Chin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45.
- ^ San Duanmu (2008). "Syllable Structure in Chines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h. 4). In Syllable Structure. Oxford. 304 pp. Accessed Feb 21, 2013.
- ^ UCLA Phonetics Lab Data: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John Wells (March 15, 2007). "Chinese apical vowel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ohn Wells's phonetic blog. Accessed Feb 21, 2013.
- ^ Sang-Im Lee-Kim. Revisiting Mandarin 'apical vowels': An articulatory and acoustic study.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Cambridge Journals Online). 2014-11-25, 44 (3): 261–282 [2019-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 ^ 張群顯(Kwan-hin Cheung):〈北京話「知」「資」二韻國際音標寫法商榷 [IPA transcription of the so-called 'apical vowels' in Pekinese]〉,刊李行德(Thomas Hun-tak Lee)編《香港漢語語言學研究論文集》,香港:香港語言學學會,1992年。
參考資料
[编辑]- 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注音符號總表》,北平: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1932年4月。
- 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秘书处拼音方案工作组:《全国主要方言区方音对照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12月。
- 吳守禮:《國臺對照活用辭典》,臺北:遠流,200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