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及第

三及第粵拼:saam1 kap6 dai2;國際音標[saːm˥ kʰɐp̚˨ tɐi̯˧˥])是一種夾雜文言文官話白話文以及粤语白話文的一種書寫文體。三及第早在清朝時出現,例如招子庸作品粵謳,或邵彬儒作品《俗話傾談》都是以「三及第」形式創作的。這種「三及第」文體流行在 1940年代直到 1960年代的香港新聞紙[1]。早期廣州新聞紙亦有[2],作者可以隨意在一篇文章中使用這種文體來達到不同的效果,用文言令讀者覺得格外嚴肅,用官話就較之為中性,用廣東話則對於以其為母語的讀者覺得親切。

例子

[编辑]

於宋詞,更見文言白話方言三合,可舉一詞為例──「向尊前酒底,見得些時,似憑地好,能得幾回細看。待不眨眼兒覷著伊,將眨眼底工夫看幾遍。」

此即是「三及第」的詞。此詞為贈妓之作,文中有白,白中有文,實在比南宋文人堆砌出來的詞更好,尤其是結煞兩句,即是「睇到唔眨眼」而已,他卻鋪排得十分自然流暢。若非兼文兼白,那得有此好句。

蓋宋詞本來入樂,唱詞即不宜太文,文則只能詠誦,不宜歌唱,崑曲受到淘汰,即因其太文。是故「三及第」文體則必能永久。

名字的由來

[编辑]

香港的三及第作家[3]

[编辑]
  • 黃言情
  • 鄧羽公
  • 任護花(周白蘋)
  • 襯叔
  • 忠義鄉人
  • 林瀋
  • 陳魯勁(我是山人)
  • 高雄(經紀拉、三蘇)
  • 陳霞子
  • 林壽齡
  • 江之南
  • 黎彼得(填詞人)
  • 黃霑

作家金庸創辦《明報》初期,也使用這樣的文體,博取市井認同,拓展銷路。[4]

參看

[编辑]

參考

[编辑]
  1. ^ Cantonese as Written Language, p127, Don Snow, Hong Kong Univsersity Press, ISBN 978-962-209-709-4
  2. ^ 「三及第」文體. [2016-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3. ^ 琴台客聚:粵語文學兩大將. [2016-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9). 
  4. ^ 黃仲鳴. 琴台客聚:為三及第辯. 文匯報副刊. [2019-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9).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