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光
严光 | |
---|---|
姓 | 严 |
名 | 光 |
字 | 子陵 |
族裔 | 汉族 |
出生 | 會稽郡餘姚縣(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 |
逝世 | 不詳 |
嚴光(?—?),又名遵,字子陵,會稽郡餘姚縣(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人。原姓莊,因避東漢明帝劉莊諱而改姓嚴,东汉高士(隐士)。
生平
[编辑]嚴光生於西漢末年,少有高名,與東漢光武帝劉秀同學。劉秀即位后,嚴光变更姓名,藏身不见。后齐国有人报告:“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
漢光武帝曾經召見嚴子陵到宮中,晚上並睡同一床。嚴子陵睡覺時把腳放在劉秀腹部。次日太史說:“昨夜客星犯帝座甚急。”劉秀笑說:“朕故人严子陵共卧尔。”[1]
建武十七年(41年),光武帝再次征召他,不至。八十岁时,严光在家中逝世。光武帝【此处存疑。光武帝六十二岁去世,如果严子陵死于光武帝之前,那两人年龄上应该是两辈人】很伤感,下诏赐钱百万、谷千斛。嚴光葬於富春山。後世人稱富春山為“嚴陵山”,又稱其富春江垂釣處為“嚴陵瀨”,其垂釣蹲坐之石為严子陵釣台。
评价
[编辑]北宋政治家范仲淹重修桐庐富春江畔嚴先生祠,並撰寫《嚴先生祠堂記》,內有「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這讚語,遂使嚴光以「高風亮節」聞名於天下。
宋人题严子陵诗曰:“一着羊裘便有心,羊裘岂是钓鱼人;当时只着蓑衣去,江水茫茫何处寻?”[2]
朱元璋著有《严光论》,其中说:“今之所以获钓者君恩也。假使当时聘于朝,拒命而弗仕,去此而终无人用,天子才踈而徳薄,民受其害,天下荒荒,若果如是,乐钓欤?优游欤?朕观当时之罪人,罪人大者莫过严光、周党之徒,不正忘恩,终无补报,可不恨欤!”[3]
清人袁枚对严光很不以为然,作诗云:“一着羊裘不蔽身,虚名传诵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4]
毛泽东的同学萧子升寫《評〈嚴先生祠堂記〉》的文章表示異議。蕭瑜認為嚴光拜訪光武帝,表明其愛慕虛榮。毛泽东早年评价严光说:“严光,东汉气节之士也。光武既立,徵之,不就。访之,以安车迎至。帝坐匡床请出,光卧应日,尧舜在上,下有巢由。当光之至也,大司徒(首相也)侯霸(光学友)迎之。光与书日:君房足下,致位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该顺指要领绝,侯以书览帝。帝曰:狂奴故态也。后世论光不出为非。不知光者,帝者之师也。受业大学时,光武受其教已不少。故光武出而办天下之事,光即力讲气节,正见俗而传教于后世。且光于专制之代,不屈于帝王,高尚不可及哉。”[5]
桐庐严子陵钓台
[编辑]浙江省桐庐县南十五公里富春山麓,有东汉古迹严子陵钓台,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内有严先生祠、严子陵钓台碑园等。
- 桐庐严子陵钓台全景
- 桐庐严子陵钓台严光像
- 桐庐富春江严子陵钓台牌楼正面
- 桐庐严子陵钓台
参考资料
[编辑]- 《後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第七十三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