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理达
冯理达(1925年11月23日—2008年2月8日),女,安徽巢县人,生于天津,中华人民共和国免疫学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海军少将军衔。冯玉祥和李德全的长女。[1][2]
生平
[编辑]11岁时,全家搬到泰山居住[1]。1943年从重庆南开中学高中毕业,考进成都药学专科学院。1944年9月,升入齐鲁大学医学院。1946年9月,随父母去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系学习。在美国期间,曾和留学生罗元铮一起任父亲冯玉祥的警卫、司机、秘书,协助冯玉祥与在美国的中共党员及民主人士接触。1947年,罗元铮与冯理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镇“LOVE LOCK”(意为“爱锁”)结婚,冯玉祥为他们题写一副对联:“民主新伴侣,自由两先锋。”1948年8月冯理达回中国后,受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接见。1949年9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留苏学生,到苏联列宁格勒医学院学习免疫学。在校期间,探索中西医结合方法,运用针灸提高白喉的免疫力,获列宁格勒科学奖。因成绩优秀,免考直升为免疫学研究生,1958年获免疫学副博士学位。[2][1]
1959年2月,冯理达毕业归国,被分配至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任职。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赴灾区研究浮肿与传染病关系的医疗队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及中国医学科学院02传染病中央工作组副组长、赴邢台地震区研究地震及传染病关系工作组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防治流脑工作组分组组长。[2]
文革爆发后,父亲冯玉祥被指责为大军阀,母亲李德全被污蔑为大地主,冯理达和丈夫则被说成是美国和苏联派来的“双料特务”[3]。1973年3月,根据周恩来指示,冯理达入伍,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任职,历任传染科及临床实验科军医、免疫学研究室负责人。197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6月,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副院长,1987年2月起兼任免疫研究中心主任。1987年2月,获评任主任医师,1999年12月晋升专业技术二级。她曾兼任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顾问,全国中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理事,全军中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免疫学会副会长,北京中医学院名誉教授,世界医学气功学会副主席,全国妇联执行委员等职。她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常委,第七、九、十届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和常委的20年间,常到基层倾听群众诉求,先后提出减免农业税及农村教育附加费、解决社会困难群体基本医疗保障、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弟上学难问题等155项提案、53份书面发言。[2][4][1]
冯理达提出了中国免疫学学科建设思想,对免疫微观学、免疫宏观学、免疫康复学等基础理论开展了研究。她领导成立了中国免疫学研究中心。1991年,冯理达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早期归国定居专家”。1993年10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她还被英国剑桥大学名人传记中心评为20世纪和21世纪世界500名人和世界2000名杰出科学家之一。[2]
2008年2月8日,冯理达在北京病逝,享年83岁。[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