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作式機器人
協作式機器人(collaborative robot)簡稱cobot[1]或co-robot[2],是設計和人類在共同工作空間中有近距離互動的機器人[3]。到2010年為止,大部份的工業機器人是設計自動作業或是在有限的導引下作業,因此不用考慮和人類近距離互動,其動作也不用考慮對於周圍人類的安全保護[4],而這些都是協作式機器人需要考慮的機能。
協作式機器人是在1996年由伊利诺州西北大学的教授J. Edward Colgate和Michael Peshkin所發明的[5]。有一份1997年的美國專利[6]描述協作式機器人是「人類和電腦控制的通用機器人之間的直接物理互動的設備及方法。」
1994年時通用汽車機器人中心的通用汽車計劃,以及1995年通用汽車基金會的研究資助計劃,目的都是想找讓機器人(或類似的設備)有足夠安全性,可以和人類協同工作的方式,其結果就是協作式機器人[7]。第一個協作式機器人確保人體安全的方式是它沒有原動力,其原動力是靠工作人員提供[8]。第一個協作式機器人是用轉動酬載的方式和工作人員協同作業,來用電腦控制運動。後來的協作式機器人也只提供少量的原動力[9]。
通用汽車用「智能協助裝置」(Intelligent Assist Device,IAD)一詞來代替協作式機器人,特別是在物料搬運以及汽車組裝作業中會使用此一詞語[10]。 2002年時提出了智能協助裝置安全性標準的草稿[11]。 2016年時發行了更版的安全性標準[12]。
Cobotics[13] 也在2012年發表了許多型號的協作式機器人[14] [9]。
丹麥公司Universal Robots在2008年發表他們的第一個協作式機器人系列UR5[15]。2012年發表UR10協作式機器人[16],2015年則發表了桌上型的協作式機器人UR3。
達明機器人創立於2015年,是全球唯一來自台灣的協作機器人品牌和生產商。2016 年底正式對外出貨第一台內建智慧視覺的協作型機器人 TM5 後,2018年成為全球第二大協作機器人品牌。[17]
KUKA的協作式機器人LBR iiwa[18]是和德國航空太空中心長期合作的結果[19],美國公司Rethink Robotics則是在2012年推出其工業協作式機器人Baxter[20]。
FANUC在2015年提出他們的第一款協作式機器人[21],FANUC CR-35iA酬載有35公斤[22][23],後續也有較小型的協作式機器人,例如FANUC CR-4iA, CR-7iA及CR-7/L長機械手臂版本[24]。
Cobots有許多不同的角色,包括在辦公室環境下可以和人類一起工作的自動化機器人[25],到已經沒有防護罩的工業機器人,可以在有人類出現時依照EN ISO 10218 or RSA BSR/T15.1的要求進行反應及互動[26]。
參考資料
[编辑]- ^ "The Words of Tomorro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all Street Journal, January 1, 2000
- ^ "National Robotics Initiativ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2012
- ^ "Cobots: Robots for collaboration with human operators". [2017-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6).
- ^ "I, Cobot: Future collaboration of man and mach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Manufacturer (2015-11-15). Retrieved on 2016-01-19
- ^ "Mechanical Advanta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hicago Tribune, Dec. 11, 1996.
- ^ "Cobo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S Patent 5,952,796
- ^ "Here Come the Cobo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dustry Week, Dec. 21, 2004
- ^ "Cobot architecture"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Vol 17. Iss. 4, 2001
- ^ 9.0 9.1 "A History of Collaborative Robots: From Intelligent Lift Assists to Cobo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ngineering.com, October 28, 2016
- ^ "Cobots for the automobile assembly lin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Detroit, MI, 1999, pp. 728-733
- ^ "Draft Standard for Intelligent Assist Devices — Personnel Safety Requirements" (PDF). [2017-06-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25).
- ^ "ISO/TS 15066:2016 Robots and robotic devices -- Collaborative robots". [2017-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0).
- ^ "Stanley moves into materials handling with Cobotics acquisi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ranes Today, April 2, 2003
- ^ "Intelligent Assist Devices: Revolutionary Technology for Material Handling" (PDF). [2017-06-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1-05).
- ^ "A Brief History of Collaborative Robo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ngineering.com, May 19, 2016
- ^ "UR10 cobot". [2017-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9).
- ^ "Techman Robot Company Profile". [2021-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9).
- ^ "LBR iiwa". [2017-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1).
- ^ "DLR Light-Weight Robot III". [2017-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4).
- ^ "Baxter Kinematic Modeling, Validation and Reconfigurable Represent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AE Technical Paper 2016-01-0334, 2016
- ^ collaborative robot. [2017-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4).
- ^ FANUC CR-35iA (PDF). [2017-06-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12-15).
- ^ FANUC America Introduces New CR-35iA Collaborative Robot Designed to Work Alongside Humans. FANUC America Corporation. [2017-02-03].[永久失效連結]
- ^ Compact CR line up product information_251 (PDF). [2017-06-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3-27).
- ^ CoBot Robots.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2013-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3).
- ^ Collaborative robots (COBOTS): Safe co-opera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robots. [2016-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