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云歌

中國国歌历史
清朝 1878—1896
清朝 1896—1906
清朝 1906—1911
清朝 1911—1912
普天乐(半官方)
李中堂乐(半官方)
颂龙旗(半官方)
鞏金甌
北洋政府 1912—1913
北洋政府 1913—1915
北洋政府 1915—1919
1915
1915—1919
北洋政府 1919—1921
北洋政府 1921—1926
北洋政府 1926—1928
五族共和歌
卿云歌(第一次)
中華雄立宇宙間
原歌词
重新填词
盡力中華歌
卿云歌(第二次)
中華雄立宇宙間(第二次)(第二次重新填詞)
中華民國 1926—1930
中華民國 1930—
国民革命歌
黃埔軍校訓詞/三民主义歌(中華民國國歌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31—1937国际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1949—1966
1966—1978
1978—1982
1982—
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原歌词
无歌词
重新填词(继续革命的战歌)
原歌词
注:
  1. 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自1966年起事实上被废止,正式场合只奏曲不演唱歌词,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事实上取代了国歌的地位;1978年重新填词,1982年恢复原歌词[1]
  2. 兩岸分治,目前中国大陆使用义勇军进行曲,台湾則使用黃埔軍校訓詞/三民主义歌
  3. 香港(1997年7月1日起)及澳門(1999年12月20日起)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义勇军进行曲

卿云歌》,中國古歌,出自《尚书大传·虞夏传》,曾两度由中華民國北洋政府重新谱曲并定为国歌

創作

[编辑]

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紛紛,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喜气也。”《卿云歌》始见於《尚书大传》:舜在位十有四年,奏鐘石笙管未罷,而天大雷雨,疾風發屋拔木,桴鼓播地,鐘磬亂行,舞人頓伏,樂正狂走。舜乃磬堵持衡而笑曰:「明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亦乃見于鐘石笙筦乎?」乃薦禹於天,使行天子事也。於時和氣普應,慶雲興焉,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郁郁紛紛,蕭索輪囷,百工相和而歌《卿雲》。

诗歌本身句式规整,部分词汇有化用《诗经》的痕迹,又杂有《楚辞》的韵味,因此学界认为《卿云歌》可能是身处周秦乱世,目睹争夺劫杀而向往礼让治世者的代拟之作。[2]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认为:“以文学史的眼光仔细观察,这诗的字法、句法、音节不独非三代前所有,也还不是春秋战国时所有,显然是汉人作品。”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认为:“辞仅达意,颇有古风,而汉魏始传,殆亦后人拟作。”

評價

[编辑]

清代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褰裳去之,成功者退,宜矣!歌虽未必真,亦具有旨。”

作為國歌

[编辑]

第一次

[编辑]
卿云歌(第一次)

 中華民國临时国歌
作曲让·欧士东荷兰语Jean Hautstont
採用1913年4月28日
廢止1915年5月23日
音频样本

民国元年(1912年)2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公報刊登國歌初稿,徵求外界意見以修改歌詞;初稿是沈恩孚作詞、沈彭年作曲,又名《五族共和歌》,歌詞如下:「亞東開化中華早,揖美追歐,舊邦新造。飄揚五色旗,民國榮光,錦繡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但袁世凱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以後,此歌未及定稿即無疾而終。

1912年7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部長蔡元培成立「國歌研究會」。民国二年(1913年),教育部设立奖金,征求国歌,后来众议员汪荣宝将《尚书大传·虞夏传》中的《卿云歌》稍加修改后,加上傳說中的一句名言[來源請求]「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請當時僑居北京法國比利時音樂家让·欧士东荷兰语Jean Hautstont(Jean Hautstont)谱曲,提交教育部审议[3]吴敬恒等人赞同,但是章太炎反对[4]。1913年4月28日,国会开会时,《卿云歌》暂为临时国歌。歌词如下:

原文

卿云烂兮,卿云烂兮,卿云烂兮,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1915年5月北洋政府政事堂礼制馆受命制作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1915年5月23日,袁世凱總統令頒定《中華雄立宇宙間》為國歌。

第二次

[编辑]
卿云歌(第二次)
第二次《卿雲歌》

 中華民國国歌
作曲萧友梅
採用1921年3月31日
廢止1928年12月29日
音频样本
第二次《卿雲歌》(演唱版)
钢琴演奏版

中華民國十年(1921年)3月31日大總統第759號令頒佈[5][6],同年7月1日开始正式作为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歌。萧友梅作曲。歌词如下: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1926年,中國國民黨開始在廣東使用孫中山演講詞《三民主義歌》作為國歌。1928年國民政府北伐統一全國后,正式廢除《卿雲歌》。

1935年,殷汝耕通州成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恢復使用蕭友梅作曲的《卿雲歌》;後來日軍扶持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中華民國維新政府亦使用《卿雲歌》作為國歌,直到1940年,汪精卫政权南京成立後,方恢復使用《三民主義歌》。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陳永浩. 唱國歌,的確很感動流淚?-立法會 CB(2)1300/17-18(21)號文件 (PDF). 
  2. ^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编). 历代名诗鉴赏 先秦诗.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8: 271–274. 
  3. ^ 國會聲中聽國歌. 時事新報 (上海). 1913-04-11. ……前由教育部會議,決定廣徵撰述爲主,該部懸賞五百元,而應募之作迄無佳者,當卽專函延請海內名流,如梁任公、康長素、張季直、章太炎、汪榮寶、蔡孑民等十六人撰述,現諸君中除汪君主張以帝舜《慶雲歌》爲根據,請法人譜曲試奏外,其餘亦陸續交到…… 
  4. ^ 移教育部公函論國歌不應采卿雲詞. 時事新報 (上海). 1913-04-15. 
  5. ^ 命令 (PDF). 政府公報. 1921-04-01, (1834號). 大總統指令第七百五十九號:令國務總理靳雲鵬 呈准教育部咨呈改定國樂編訂國歌正譜及燕樂軍樂各譜呈候明令施行由呈悉准如所擬辦理即由教育部通行遵照此令 中華民國十年三月三十一日 國務總理靳雲鵬 教育總長范源廉 
  6. ^ National Anthems of China. [2013-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9).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