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晚报

大晚报
Evening News
類型商业报刊
持有者张竹平
孔祥熙
弗利特(B.H.Fleet)
出版商大晚报社
編輯汪倜然金摩云邵宗汉姚志崇崔万秋黄震遐张若谷
創刊日1932年2月12日
停刊日1949年5月16日
語言中文(繁體)
总部上海

大晚报》(Evening News)创刊于1932年的上海,是中国现代民营报业著名“四社”之一,创办人张竹平,经理兼主笔曾虚白。1932年2月12日,该报试发《国难特刊》。在曾虚白主持下,该报发行两个星期不到,销量已超过5万份,而且短短几个月的工夫,销量便一举达到8万份,超过《申报》、《新闻报》等老牌大报在上海的销量。“大晚夜报,夜饭吃饱”的童谣唱遍了上海的每一个角落,《大晚报》受读者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在《大晚报》出现前的上海报界,晚报只是不入流的小报,而它的迅速崛起令报界刮目相看,也引起了很多同业办晚报的兴趣,数月间新发刊的晚报有四、五种之多。《大晚报》的成功,堪称中国现代晚报发展史上的一段传奇。[1]

历史

[编辑]

背景

[编辑]

《大晚报》创刊之前,上海并没有持久兴盛的大规模的晚报,创刊之后,几大晚报相继兴起。在民族危机的背景下,日本在1932年1月28日夜对上海当地中国驻军第十九路军发起攻击,一二八事變爆发,上海成为民族救亡的紧要阵地,爱国热情和对战况的关心,使得人民对于新闻的需求大幅增强,而日报的形式不能够完全满足人们这一需要,晚报能及时报道当天的战讯,因而十分受欢迎。

创刊

[编辑]

《大晚报》于民国21年(1932年)2月12日创刊,开始时临时命名为《国难特刊》,1932年4月15日起正式命名为《大晚报》。前《申报》经理张竹平主办,曾虚白任总经理兼总主笔。联合办事处的总经理为张竹平,《大晚报》属于“四社”——《时事新报》、《大陆报》、《大晚报》、申时电讯社——联合办事处管辖。编辑有汪倜然崔万秋张若谷等人。

办报初期

[编辑]

《大晚报》创办人张竹平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同时拥有经营管理才能和办报理想。他选定了著名作家曾朴的长子曾虚白作为主笔,曾虚白同为圣约翰大学毕业,初涉报业,并无很多原有报业的积习,希望能给《大晚报》的创办带来创新。

初期编辑特色

[编辑]
“白话化”与“杂志文”
[编辑]

当时许多报纸社论还用浅近文言。《大晚报》主张“白话化”,不仅新闻用白话编写,社论也用白话。《大陆报》因此称它为“白话侵入新闻纸社论的圣所而成功的《大晚报》”。另一方面,在国际新闻版中,常常译载Current History中的文章,作为解释与分析时事的辅助,颇受称许。[2]

注重通讯、特写
[编辑]

晚报要形成它的独立性,必须新闻面宽广,不与晨刊相冲突。《大晚报》一直注重地方通讯,取材着眼于社会、经济各点。它借助于《时事新报》外地的新网,稿源比较丰富,注意加强特别通讯与特写。《大晚报》之所以能在当时晚报中占权威地位,特别通讯数量之密,与通讯地点之普遍化,是一项重要因素。[2]

副刊设计
[编辑]

副刊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供爱好文艺的读者作为研究间题和发表作品的园地,另一种是供一般市民欣赏玩味的读物。前者严肃,内容上精选上品,后者轻松,但不流于浅薄。[3]

参加社会活动
[编辑]

这是《大晚报》“主动介入、参与”社会新闻的一种尝试。该报参加过社会救济活动,在副刊中特辟专栏,协助青年发表作品。尤其是该报发起过“儿童健康与教育运动”,声誉因之有所提高,曾经轰动一时。[2]

市场定位

[编辑]

《大晚报》诞生以前的1920年代的上海,曾因市民获取战局消息的需要而出现过《中国晚报》、《东南晚报》、《申江晚报》等晚报,但存在时间都不长,“战局一停,晚报也就滞销了。”所谓的晚报也大都是把口报上的新闻缩编改写而已,因此被人称为小报。而《大晚报》创办人张竹平的构想是办一份具有一定规模的、能与早报相抗衡的晚报。 《大晚报》以“主流晚报”定位自身。下午上市的晚报可以把当天的新闻呈现给读者,恰好填补了早报留下的空白。晚报数量不少,但消息内容大多是缩编改写口报上的新闻,其他内容也格调不高,没有一份有影响力的晚报。《大晚报》的高起点定位其实正是抓住了上海报业格局的突破, 《大晚报》的受众定位明确。区别于《新闻报》、《申报》等主要针对埠内外工商界人士的受众定位,《大晚报》将受众定位为上海普通市民,既避免了与既有大报的直接交锋,也赢得了更为庞大的潜在受众群。[4]

历史变迁

[编辑]

张竹平时期

[编辑]

《大晚报》在将近14年(1932-1941; 1915-1949)的历史,从张竹平转手到孔祥熙,又转为英国人弗利特(B. H. FLeet)发行,再由《大晚报》总会计王乐三等人复刊。张竹平创办并管理的时期,十分盛行,甚至让给读者养成了一天看两次报的习惯。[3]

出售于孔祥熙

[编辑]

据曾虚白谈,在1933年黄郛主持华北政务前夕,他曾经应邀至上海市市长吴铁城家与黄郛作了一次长谈,从而对一于国民党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有所领会。他说自从向膺白先生聆教之后,大晚的报道和评论,都在了解政府处境困难的心情下着笔。后来到1935年秋,张竹平在政治压力下,将“四社”(时事新报社、大陆报社、大晚报社、申时电讯社)出售给孔祥熙,《大晚报》属于“四社”之一,也成为孔家报纸。曾虚白在1937年扰战之初,即离开该报,赴南京从事战时国际宣传工作。[2]

抗战时期

[编辑]

1937年11月国民党軍隊退出上海後,《大晚报》继续出版,但须接受日方检查,因而报道立场只能偏向日方。1938年11月,英国人弗利特主持的英商独立出版公司出面发行《大晚报》,并在香港注册。《大晚报》回到抗日报刊阵营以后,受日伪的迫害以致停刊。

抗战后至停刊

[编辑]

抗战胜利后,王乐三即与汪调然、王锦城共同筹备,《大晚报》于1945年9月1日在沪复刊。到1948年秋冬开始,《大晚报》经费困难,勉强支持到上海解放时停刊。

影响

[编辑]

《大晚报》出现前的上海报界,晚报只是不入流的小报,而它的迅速崛起令报界刮目相看,也引起了很多同业办晚报的兴趣,数月间新发刊的晚报有四五种之多。《大晚报》的成功引起了连锁反应,《新夜报》、《夜报》、《新闻夜报》和中文《大美晚报》等一批晚报相继创刊,并开始了互相竞争。[3]兴起了晚报浪潮。大晚报不是最早的晚报,但在当时却也不得不说是一份成功的晚报。[4]

相关条目

[编辑]

註釋

[编辑]
  1. ^ 段善策. 不走寻常路:《大晚报》的成功路径. 新闻世界. 2010. 
  2. ^ 2.0 2.1 2.2 2.3 袁义勤. “晚报的成功”——《大晚报》杂谈. 新闻研究资料. 1991-03-02. 
  3. ^ 3.0 3.1 3.2 闵大洪. 曾虚白与上海《大晚报》. 新聞記者. 1987-09-28. 
  4. ^ 4.0 4.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段善策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姚福申. “四社”——旧中国报业集团化经营的一次尝试. 新闻大学. 1997-11-15. 
  • 刘璇. 曾虚白在大陆的新闻活动研究. 兰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