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小說)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こゝろ |
假名 | こころ |
平文式罗马字 | Kokoro |
此條目可参照日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21年11月5日) |
文學 |
文學 |
各國文學 記事總覽 |
出版社・文学期刊 文学獎 |
作家 |
詩人・小說家 其他作家 |
《心》(日语:こゝろ),是夏目漱石的長篇小說代表作。臺灣早年(1980年代)譯名為《心鏡》。
概要
[编辑]在1914年(大正3年)的4月20日至8月11日之間,以「心 先生の遺書」為題,於朝日新聞上連載。並在同年,由夏目漱石向岩波書店自費出版,成為岩波書店最初的出版物。
《心》一書分為三個章節,分別是上篇〈老師與我〉;中篇〈雙親與我〉;下篇〈老師與遺書〉。上篇內容主要描述「我」與老師認識之後,漸漸深入接觸了老師的思想,家庭和厭世的人生觀。並且從與師母的談話之中,「我」得知了其實老師一開始並非如此厭世,而老師的一切轉變,都與老師的某位葬在雜司谷的朋友有關。
中篇內容則在敘述畢業後的「我」,因為父親腎臟病惡化而回鄉。而在照料父親之餘,「我」應著家人的要求,寫信給老師詢問工作機會,收到的回信卻是老師對「我」所陳述的對於自己過往的自白。
後篇是以老師寫信給「我」的書信體,敘述老師一直不願意透漏的過往,也就是老師和他的摯友——K的往事。信末老師以暗示的方式,告訴「我」自己已自殺,並期望「我」能在不讓老師妻子知曉信的內容的情況下,將老師的經歷公諸於後世以作為警惕。
出場人物
[编辑]- 我
- 《心》一文的主角,出場時皆自稱「我」。所就讀的大學據推測為東京帝國大學(與夏目漱石相同),在鐮倉海邊過暑假時認識了老師,對於老師的人生觀和處世態度深感好奇。父親患有腎臟病,《心》一文的中篇〈雙親與我〉即是在描述「我」在家鄉照顧父親時的種種。在中篇末收到老師寄來的遺書,遺書內容便是對於「我」一直以來對老師疑問的解答。
- 老師
- 真名不詳,「我」於文中將之稱呼作老師是因為覺得這樣最自然,對老師則曾辯稱這是「我」對於長輩的習慣。據推測為東京帝國大學畢業。老師在年輕時因為父母相繼過世,且自己要上東京念書,因此將父母遺留下來的財產交付給叔父保管。但在注意到叔父家態度日益轉變之後,得知了叔父其實侵吞了父母的遺產,因此在將爭取回來的少數財產變賣後,老師便憤然離鄉。之後寄居於本鄉台西的某軍人遺孀(即夫人)家中,並認識了「小姐」(後來的師母)。在夫人家居住一段時間後,因為感覺自己之前被親戚背叛時所產生的厭世心態逐漸改善,便希望固執的朋友K也能同樣被感化,於是邀請K來同住。但是在看到K與小姐之間的互動後,老師對於K原本就存有的忌妒日益強烈,最後向夫人提親成功,導致了K的自殺,在那之後自言:「我的一生都被K給束縛了。」因為擁有岳母與父母遺留下來的財產,在之後的人生中一直過著無所事事的厭世生活,最後以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遺書之末要求「我」在不讓師母瞭解自己過去的情況下,將自己的經歷公諸於世以作為後人警惕。
- 老師的妻子
- 即後篇中的「小姐」,膝下無子,原本是老師的房東的女兒,對於「我」總是非常照顧,和老師亦是相敬如賓,是一對看似美好的夫婦。老師寄居於本鄉台西時兩人相識,當時天真美麗的小姐,軟化了厭世的老師與固執的K,卻也因此導致為了追求小姐的兩人之間的猜忌日益嚴重。
- 老師的岳母
- 即後篇中的「夫人」,軍人遺孀,辦事俐落迅速,欣賞老師,未經小姐同意便將小姐許配給了老師。死於腎臟病。
- K
- 老師過去的好友。真宗和尚之次子,從小被過繼到某醫生家當養子,但是卻瞞著養父母讀了宗教相關的學門,被揭發後與養父母和本家斷絕關係。個性固執,在受老師之邀入住老師寄居處後,逐漸喜歡上小姐,但因為與自己所追求之理念背道而馳而試圖尋求老師的協助,卻被同樣喜歡小姐的老師視為敵人並加以打擊。在得知老師與小姐將結婚後,以剃刀割破頸動脈死亡。死後葬於雜司谷。
關聯作品
[编辑]電視
[编辑]動畫
[编辑]於2009年發行的「青色文學系列」動畫,將《心》收錄其中,但是動畫版的《心》在劇情鋪陳方面做了相當大的修改。
首先,動畫版的劇情是從後面開始的,省略了前半段老師自述其家庭背景以及中間與K兩人前往房州的部分。
再來,動畫版將《心》分成了〈夏〉、〈冬〉兩篇。其中〈夏〉篇是以老師的觀點來描述從K入宿到其自殺的經過,其內容較貼近小說原文的內容。但是〈冬〉篇採用的卻是夏目漱石並未多加著墨的「K的觀點」,導致兩篇所敘述的內容有頗大的差異,但也正契合了夏目漱石敘寫《心》一文時所希望描寫的人性,因為這兩篇中,老師與K都是用負面的眼光看待彼此,並且懷疑對方與小姐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