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天文學

行星狀星雲:螞蟻星雲。從死亡的中心恆星噴發出的氣體呈現對稱的形狀,不同於一般爆炸的混沌型式。

恆星恆星演化的研究是我們瞭解宇宙的基礎,恆星的天文物理學通過對恆星的觀察、研究、測量和理論上的瞭解;還有經由電腦對內部的模擬[1]

恆星形成發生在塵埃和氣體密集的區域,也就是所謂的巨分子雲。 當平衡被破壞時,雲的碎片在重力作用下坍縮,形成原恆星。一個足夠密集和高熱的核心區域將觸發核融合,然後創造成為一顆主序星[2]

幾乎所有比重的元素都是在恆星內部的核心創造[1]

恆星最終的特性主要取決於誕生時的質量。質量越大的恆星,亮度也越大,氫在核心燃燒的速率也越快。經過一段時間,氫燃料完全轉變為氦,於是恆星開始老化。氦的融合需要更高的核心溫度,因此恆星一面擴張它的大小,同時也增高核心的密度,在氦燃料耗盡之前,恆星度過短暫的紅巨星階段。質量越大的恆星在燃料轉變成更重的元素食,經過的各階段的時間會越來越短[3]

恆星最終的命運取決於它的質量,質量超過8倍太陽質量的恆星,核心會坍它成為超新星[4];而質量較小的恆星會成為行星狀星雲,然後演化成為白矮星 [5]。超新星的殘骸會成為高密度的中子星,如果殘骸的質量大於3倍的太陽質量,將成為黑洞[6]。密接聯星將依照更複雜的路徑演化,例如,伴星的質量傳輸給白矮星可能會導致超新星爆炸[7]。行星狀星雲和超新星對星際物質金屬分配是必需的,沒有它們,所有的新恆星 (包括它們的行星系) 將只能由氫和氦組成[8]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Harpaz, 1994, pp. 7–18
  2. ^ Smith, Michael David. The Origin of Stars. Imperial College Press. 2004 [2020-10-24]. ISBN 978-1-86094-5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3) (英语). 
  3. ^ Harpaz, 1994
  4. ^ Harpaz, 1994, pp. 173–178
  5. ^ Harpaz, 1994, pp. 111–118
  6. ^ Audouze, Jean; Israël, Guy. The Cambridge atlas of astronomy.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020-10-24]. ISBN 978-0-521-43438-6. OCLC 323928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英语). 
  7. ^ Harpaz, 1994, pp. 189–210
  8. ^ Harpaz, 1994, pp. 24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