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底寮 (屏東縣)

水底寮
漢字 水底寮
白話字 Chúi-té-liâu
台語羅馬字Tsuí-té-liâu

水底寮,原寫為水底藔,是臺灣屏東縣枋寮鄉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鄉中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太源村西南端、東海村東南端、天時村西半部、地利村不含西北端、人和村不含最西端及最東端、新龍村東北部建興路以北番子崙排水以南地區及東南端。

水底寮地區位處省道台1線台17線的交會點,是傳統上南台灣前往恆春半島及台東地區的必經要地。

歷史

[编辑]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水底寮地區為一街庄,稱為「水底藔庄」,隸屬於港東下里。該庄西北與北旗尾庄為鄰,北與大響營庄為鄰,東北與新開庄為鄰,東及東南與內藔庄為鄰,南邊為枋藔庄,西南邊及西邊為番仔崙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設置二十廳,該庄隸屬於恆春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該庄改隸屬於阿緱廳。1920年(大正九年),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並雅化為「水底寮」大字,隸屬於高雄州潮州郡枋寮庄[2]

戰後枋寮庄改制為枋寮鄉,隸屬於高雄縣,大字亦改制為村。1950年高、屏分治,枋寮鄉改隸屬於屏東縣

交通

[编辑]

省道台1線又稱「縱貫公路」,是台北至屏東楓港的傳統幹道,大致以北北西—南南東走向經過水底寮地區中部,向北可前往新埤、潮州、內埔、屏東等地,向南可前往枋寮市區東郊、枋山、楓港並止於省道台26線路口。

省道台17線又稱「西部濱海公路」,是清水甲南至枋寮水底寮的幹道,其南側端點位於本地區中部省道台1線路口。由此向西北可前往佳冬、林邊、東港、高雄等地。

臺鐵屏東線曾設於1953年設立水底寮車站,1966年改名建興車站。因車站距聚落遙遠,於1991年12月1日廢止。

學校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臺灣堡圖》,臺灣總督府,1904年
  2. ^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灣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