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軍

殿軍軍事用語之一,是指軍隊後退時,被列於最後尾的部隊。在本隊撤退時,會背向敵軍,於是在戰術上會處於劣勢,而殿軍的目的就是阻止敵人追擊,掩護本隊後退。因此,不可能受本隊支援,需以有限戰力抵制敵軍追擊,處於最危險的位置。所以多數由精於指揮、人格優秀的武將負責。這個詞語出自「故大禹咎繇稱功言惠而成名於彼,孟反范燮殿軍後入而全身於此」(《晉書卷七十五)。另作斷後殿後。後來,亦指在任何隊列的最後、甚至考試榜上的最後一名。此外,亦指在比賽中的第四名。

著名殿軍

[编辑]

中國

[编辑]

曹操張繡,引軍撤退時,親自斷後,張繡追擊,被曹操大敗而歸。(《三國志魏書十賈詡傳

諸葛亮死於五丈原後,軍撤退,楊儀魏延斷後,魏延不服,得知楊儀等已率軍離去後,打算搶先返蜀,二人向蜀朝廷互告謀反,最後魏延被殺。(《三國志》卷四十魏延傳

日本

[编辑]

元龜元年(1570年),織田信長進攻越前國朝倉義景時,因為近江國的妹婿淺井長政背叛,軍隊陷入被挾擊的狀態,木下藤吉郎(後來的豐臣秀吉)擔任殿軍(一說還有池田勝正明智光秀等(《武家雲箋》)、以及德川家康(《寬永諸家系圖傳》、《德川實紀》)),協助信長撤退,而自身亦在奮戰後,亦成功脫逃戰場(金崎之戰)。戰後,藤吉郎在織田家中,除了以智力見稱以外,還以武勇之士而為人所知,於家中的評價一變,建構起織田家中重臣的地位。此外,在織田家武將中,還有佐久間信盛因為擅長指揮殿軍而為人所知。

慶長5年(1600年),在關原之戰中,島津義弘在西軍潰敗時,向敵軍突擊,並以捨奸(留下多隊少量人數的殿軍)戰法撤退,最後成功返回薩摩國

現代意思

[编辑]
獎勵
獎項
冠軍
亞軍
季軍
殿軍
獎牌
金牌
银牌
铜牌

現代,取其三軍之後的意思,殿軍已變成在冠軍亞軍季軍之後的第四名。而在一般比賽或排名中,多數只會頒獎予位列第一名、第二名及第三名,或宣佈該名次為勝利者,而第四名往往不會得獎及被認定為落敗,因而在廣東話中有「梗頸四」(倔強四)一詞形容第四名,不過近年有些比賽如多於4人或4隊參與亦有出現殿軍的獎項,因為近年拿第四名也較難,殿軍的獎項會有機會出現在問答比賽等遊戲比賽。

相關條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