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斯拉夫民族

西斯拉夫人
Słowianie Zachodni (波兰语)
Západní Slované (捷克语)
Západní Slovania (斯洛伐克语)
Zôpôdni Słowiónie (卡舒比语)
Pódwjacorne Słowjany (下索布语)
Zapadni Słowjenjo (上索布语)
  以西斯拉夫语族为官方语言的国家
  以其他斯拉夫语族为官方语言的国家
總人口
8000万
分佈地區
主要分布于中欧, 曾经在西欧有分布
波兰人6000万[來源請求]
捷克人1000~1200万[來源請求]
斯洛伐克人600~700万[來源請求]
西里西亚人200~500万[1](国籍意义上847,000)[2]
(包括在波兰人中)
卡舒比人50万[3] (国籍意义上228,000)[2]
(包括在波兰人中)
摩拉维亚人50万
(包括在捷克人中) (国籍意义上630,899[4])
索布人6万[5]–80,000[6]
宗教信仰
天主教
(波兰人斯洛伐克人西里西亚人卡舒比人摩拉维亚人索布人与少部分捷克人)
新教(少部分索布人
无宗教 (大部分捷克人[來源請求]
相关族群
其他斯拉夫人族群

西斯拉夫人,是斯拉夫人的一支,主要在中欧平原一带活动。今天的西斯拉夫人主要由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索布人,还有卡舒比人摩拉维亚人西里西亚人等族群组成。

西斯拉夫人在7世纪前后从早期斯拉夫人中分离,并于8到9世纪在中欧建立了多处部落[來源請求]。10到14世纪,西斯拉夫人逐渐分化,形成了多样的语言文化。他们的分布范围北抵波罗的海,西至苏台德山脉,南达喀尔巴阡山脉,历史上还曾经跨过东阿尔卑斯山区,直至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來源請求]

西斯拉夫人可以再细分为三个子群体:莱希特人(包括波兰人、卡舒比人和已消亡的波拉比亚人和波美拉尼亚人)、卢萨蒂亚人 (索布人) 和捷克斯洛伐克人。[7]在文化上,由于受到西欧西罗马帝国天主教的影响较深,西斯拉夫人与西欧的族群联系更为紧密。因此,西斯拉夫人与其他斯拉夫族群产生了文化分岐:当东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受到东罗马帝国影响,皈依东正教[來源請求],西斯拉夫人却笼罩在罗马教会与西欧文化的影响之下。[來源請求]

历史

[编辑]

西斯拉夫人在中世纪被称为“文德”,这个词源自罗马时代的维涅季人。波兰历史上第一位统治者米什科一世也被冠以“达戈梅,文德之王”的称号。 

早期斯拉夫人于5世纪开始扩张,至 6 世纪,地理意义上的西、南斯拉夫已经出现。[來源請求]7 世纪开始,西斯拉夫人建立了一系列独立的政权,包括萨摩帝国(623-658 年)、摩拉维亚公国(8 世纪-833 年)、尼特拉公国(8 世纪-833 年)和大摩拉维亚(833–c约907年)。文德十字军[8]过后,索布人与其他波拉比亚人(如奥博特人韦莱蒂人)开始被神圣罗马帝国统治,并在 19 世纪末被强行日耳曼化波拉比亚语也在十九世纪初于今德国下萨克森州彻底消亡[9],仅存的6万~8万索布人则保留了其语言传统得以于今德国勃兰登堡州和萨克森州的卢萨蒂亚地区幸存。

但在文德十字军未涉及的地区,西斯拉夫人与日耳曼人间的交流基本上保持和平。[來源請求]几个世纪以来,日耳曼人的聚落与斯拉夫人的集群常常相邻共存。在今天的萨克森州,许多地名,甚至是德累斯顿莱比锡茨维考等主要城市的地名也都源自斯拉夫语。

在东方,西波兰人的中心部落于 10 世纪在波兰公爵米什科一世的领导下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并与其西方邻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波兰统治者博莱斯瓦夫一世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三世称为Frater et Cooperator Imperii (“帝国的兄弟和伙伴”)。 [10]

捷克人的前身(波希米亚人)在 6 世纪后期迁至波希米亚,并在10世纪建立了多处政权。普热米斯尔王朝后(1002 年),波西米亚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并在这之后的1002-1419 年和 1526-1918 年间均归属于帝国。斯洛伐克人的前身则在907年(大摩拉维亚公国灭亡)之后成为了匈牙利的一部分。从1526年到1918年,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长期处于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來源請求]

族群划分

[编辑]

根据地理、历史部落和语言学等各种基准,已有多种划分西斯拉夫族群的方法。

巴伐利亚地理学家的划分方式

[编辑]

依据部落划分

[编辑]

依据语言学划分

[编辑]
西斯拉夫语群

参见

[编辑]

参考

[编辑]
  1. ^ The Institute for European Studies, Ethnological institute of UW (PDF). [2012-08-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3-03-20). 
  2. ^ 2.0 2.1 Wyniki Narodowego Spisu Powszechnego 2011, GUS (PDF). 29 January 2013 [26 Septem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5-15). 
  3. ^ The Institute for European Studies, Ethnological institute of UW (PDF). [2012-08-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3-03-20). 
  4. ^ 2011 in Czech Republic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nd Census 2011 in Slovak Republic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Catherine Hickley. Germany's Sorb Minority Fights to Save Villages From Vattenfal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loomberg. December 18, 2007.
  6. ^ Sorbs of East Germany. faqs.org. [18 March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9). 
  7. ^ Bohemia and Poland.
  8. ^ Christiansen, Erik (1997).
  9. ^ Polabian language.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4). 
  10. ^ Rez..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2). 
  11. ^ 11.0 11.1 Jerzy Strzelcz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