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歷史
金門舊名浯洲,又有仙洲、浯江、浯島諸稱[1]。金門自古屬福建同安縣所轄,民國四年始創縣治[2]。金門一地在同安縣的歷史有著重要地位,有「無金不成銀」、「無金不成銅」[註 1]的俗諺。金門原名浯州,因其地形格外的重要,顯得「固若金湯,雄鎮海門」,金門這個地名由此而來。晉朝五胡亂華時因百姓不甘受外族統治紛紛南遷,成為最早到金門的人民。唐朝時金門便有牧馬區當時跟隨馬監來金門的有將佐衛傑、李俊、王、錢,民國四年,金門設縣,民國26年至34年抗日戰爭期間被日本攻佔,民國38年中華民國政府退守台灣,以金門作為反共的第一要塞。
史前時期
[编辑]金門島的人類活動可以追溯至8000年前。學界普遍將金門史前文化分為復國墩文化(約8000~5000年前)及浦邊文化(約4000~3500年前)兩個類型,關於兩種文化之間為何有斷層,目前學者尚無定論。
晉代至唐代
[编辑]漢族人對金門的開發依據可考的史料始於晉代。根據清代《金門志》的記載,晉代共有蘇、陳、吳、蔡、呂、顏六姓家族因躲避戰禍移居金門。
貞元十九年(803年),唐代朝廷在泉州設置五個牧馬場,浯洲為其中之一,陳淵任牧馬監, 閩觀察使柳冕,在烈嶼島上紅石山上設有牧馬寨做為牧馬之用,此為金門島上設置行政機構之始。蔡、許、翁、李、張、黃、王、呂、劉、洪、林、蕭十二姓隨陳淵入島開墾,陳淵因此而被尊為「開浯恩主」。
宋代至明代中期
[编辑]金門(舊稱浯洲)因產鹽, 在宋元兩代烈嶼島上就已設鹽場。歷經五代閩王王審知及元明清等朝開發後,造就金門東半島上之金沙灣周圍鹽埕林立,元朝統治時(1343年~1368年)實質統治,遂於浯洲鳳翔里十七都後學村(今沙美),設置浯洲鹽場司官職從七品官,在今金沙國中至東埔及榮光新村一帶)及浯洲書院(今沙美菜市場),沙美因處金沙灣與汶水溪及金沙溪交匯處,在元代,係為金門地區最高行政機關浯洲鹽場司與浯洲書院之舊址(元朝浯洲鹽場司馬闕司令興建)。過往的金沙地區更是金門地區居住人口與風獅爺最為稠密的地方(金門全島共64尊風獅爺,金沙鎮則高達39尊、沙美有3尊)。元朝統治時,中國沿海各地與國外交流密集,當時的沙美(後學村),因位處金沙灣、浯洲鹽場司、浯洲書院(明代為金山書院)、官鎮埕、永安埕、浦頭埕、沙美埕等鹽埕邊緣,除了島民、鹽工與書生眾多及船運便利之外,區域內更是政商雲集。明朝統治時金門鹽產業到達顛峰,因為鹽場多集中於後學村(今沙美)附近,使後學街(今沙美老街)成為當時各宗族間及沙美與金門、中國、南洋等商業、產業、農漁產品買賣集散地。
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令江夏侯周德興經略福建沿海,共設五衛十二所。金門守禦千戶所為十二所之一,明兵部稱呼金門是「金門所」,下轄峰上、官澳、田浦、陳坑四個巡檢司,後又增設烈嶼巡檢司。因金門固守福建東南海口,取「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而得名金門。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青嶼人張鳳徵、沙尾人蕭復陽中進士,是金門首次有兩名鄉賢同時中進士[4]:49。
隆慶二年(1568年),平林蔡貴易中進士,是平林蔡氏首位進士[4]:49。這年鳳山(西洪)人洪受寫成《滄海紀遺》一書[4]:49。
萬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鄉試金門有八人同時中舉,被譽為「八鯉渡江」[註 2][4]:49。萬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會試金門有五人同時上榜,被譽為「五桂聯芳」[註 3][4]:49。萬曆廿三年(1595年),蔡厝蔡復一、青嶼張繼桂中進士[4]:49。萬曆廿九年(1601年),後浦許獬奪魁成為「會元」,殿試二甲一名,此外大嶝張廷拱也有上榜[4]:49。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甌壟出生的林釬取得殿試一甲三名的成績,青嶼張朝綱也在這年上榜[4]:49。
明末至清代
[编辑]明朝末年,鄭芝龍稱雄閩臺海域,以金門、廈門為基地,樹旗招兵[5]。1645年(清順治2年)鄭芝龍降清後,先派其弟鄭鴻逵屯金門。不久,金、廈為擁護魯王朱以海的鄭聯、鄭彩兄弟所據。南明鄭成功於1646年在烈嶼島上吳山會文武群臣,曾派林習山駐守烈嶼,以此島做為「反清復明」根據地之一。1650年(順治7年;南明永曆4年),鄭成功驅逐鄭氏兄弟,金廈成為其抗清基地之一。不久明鄭又重返金、廈兩島,至康熙平臺後,金門航運地位逐漸為廈門所奪。清代中後期,因生活困難,金門人相率下南洋或東渡日本,成為海外僑民[6]。1651年8月,南明魯王朱以海從舟山逃往金門,並於1662年11月病故於金門,死後安葬在金門城東之青山岩,為魯王墓。1663年(康熙2年;永曆17年)11月,耿繼茂、李率泰督清軍及明鄭降兵攻取金門和廈門,明鄭周全斌部不敵而退至東山。清軍登陸兩島後,男女被擄掠一空,最後「墮其城、焚其屋,棄其地而回。」[7] 永曆十八年(1664年)清軍攻佔金門後,曾採取遷界措施,強制居民遷至海岸綫30華里外,島上人煙無存。永曆二十八年(1674年)至三十三年(1679年),鄭氏復佔金門,並以此作爲對大陸進行軍事行動的前進基地。永曆三十四年(1680年)清軍二度攻佔金門,明鄭投降,金、廈遂為清朝所有。 永曆三十七年(1683年)清軍攻佔臺灣後實施復界,因遷界離開的居民陸續返回原籍。清代時為防倭寇,立塞置汛。
中華民國
[编辑]大陸時期
[编辑]民國元年(1912年)4月18日廈門軍政府參事會派代表向福建都督府請願獲准,廈門與金門一同從同安縣獨立為「思明縣」,但該年9月18日思明縣便升格為「思明府」,直到民國2年(1913年)3月30日又廢府改回「思明縣」[4]。民國3年(1914年)福建巡按使許世英咨陳內政部,派左樹燮為金門籌辦設治委員,於同年7月奉准後將金門地區(大、小金門與大、小嶝等島)從思明縣獨立出來設置金門縣(歸廈門道管轄,乃二等縣治)[4]。金門縣於民國4年(1915年)4月9日奉批令成立縣治,設縣知事,改縣丞署為縣公署[4]。金門縣轄境包括大、小金門,大、小嶝島及周邊島嶼;分為六都、十保、一百六十六鄉。[8]民國22年(1933年)閩變發生後一度由中華共和國所據,劃為泉海省。1935年改為4區32聯保,民國25年(1936年)重新整編為3區12聯保。
日本手時期
[编辑]民國26年(1937年)中日戰爭時期,日軍於10月26日進攻金門[4]:126[9]:21,金門縣政府遷至大嶝鄉上租借民房辦公。
民國34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收復金門,設二鎮四鄉;民國35年(1946年)變更為二鎮二鄉。
軍管時期
[编辑]民國37年(1948年)12月10日,中華民國政府發佈全國戒嚴令,從此金門縣進入戒嚴。民國38年(1949年)年初,改為金城、沙美、烈嶼、大嶝四區區公所,同年10月,解放軍進佔福建沿海,中華民國國軍自嶝島群島(大嶝、小嶝)撤退,古寧頭戰役爆發,金門全境進入「軍管時期」,同年11月古寧頭戰役結束後,金門縣政府建制被撤銷,中華民國國軍將金門全境劃分為金東、金西、烈嶼三個軍管區,各設民政處管轄地方行政,下轄城廂區、金城區、金盤區、滄湖區、碧湖區、金沙區、烈嶼區、古寧區、瓊浦區等九個區公所。民國39年(1950年)3月,金東、金西、烈嶼三個軍管區的民政處合併為「金門軍管區行政公署」。民國40年(1951年)7月分設金城、金寧、金湖、金沙、烈嶼五個行政區。同年12月增設金山行政區。
民國42年(1953年)2月結束軍管制度,改實施軍政一元化的戰地政務體制,金門縣政府恢復建制,原金門軍管區行政公署各行政區改為鄉鎮,成立三鎮三鄉,但地方行政的決策與指揮監督由金門防衛司令部下設「政務委員會」負責,以軍領政。民國43年(1954年)6月莆田縣烏坵地區設鄉,指定暫由金門縣代管,此時金門縣共轄有金城鎮、金沙鎮、金寧鄉、金湖鄉、金山鄉、烈嶼鄉、烏坵鄉等二鎮五鄉。民國48年(1959年)增設金瓊鄉,並改金湖為鎮。民國54年(1965年)9月撤置金山鄉及金瓊鄉。
民國47年(1958年)8月23日-10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聲稱「聲援中東人民的反侵略鬥爭」,於金門爆發八二三砲戰。民國68年(1979年),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中國發表《停止砲擊大、小金門等島嶼的聲明》,歷時21年的金門砲戰正式劃上句號。
中華民國國軍自1949年10月撤出金門縣大嶝郷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曾於1955年在大嶝郷設立金門縣人民政府,1970年12月併入同安縣(今廈門市翔安區大嶝街道),金門縣人民政府撤銷。
民國76年(1987年)3月7日至8日,烈嶼鄉東崗漁蚵港外灘岸發生濫殺越南難民的三七事件(東崗慘案)。[10]
民國80年(1991年)5月1日,《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被廢除,同一天,金門縣因為仍屬戰地,進入臨時戒嚴。
正常化時期
[编辑]民國81年(1992年)11月7日,隨著兩岸關係趨向和緩,加上各界力促金馬解嚴,國防部宣佈金門縣解除戒嚴,正式結束長達四十三年之久的戒嚴與實施三十六年的戰地政務實驗。
民國84年(1995年)10月18日,成立「金門國家公園」,是中華民國第六座國家公園,是首座位於金馬的國家公園,也是首座以維護歷史文化資產、戰役紀念為主,並兼具自然資源的國家公園。
民國90年(2001年)2月3日,啟動金門-廈門航海線,開始「小三通」。
民國102年(2013年)5月23日,金門縣政府委託美國Aecom公司與日月辰工程顧問公司規劃「金門概念性總體規劃案」,預計花費近兩年時間完成[11]。
氣候
[编辑]雪
1872年,清同治11年,冬十一月,雨雪三日,冰堅二寸許,長老皆以為未見也。
1892年,清光緒18年,十二月初旬,雨雪三日,為年少者所未曾見。
1959年,民國48年,二月二十二日,奇寒,太武山上飄雪。
雹
1819年,清嘉慶24年,夏四月,大雨雹,壞禾麥,總兵署大榕連數抱者,絕根而仆。
1827年,清道光7年,春三月,大雨雹,廢(發)屋破窗,麥仆歉收。
1944年,民國33年,三月二十六日,降雹,大如拳,小如豆,農作物被毀殆盡。
1979年,民國68年,四月二日,全縣各鄉鎮於上午九時五十分,突然降落大小不一之冰雹,歷時十五分鐘,此一異象為三十五年來所僅見。
戰爭
[编辑]參見
[编辑]注釋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認識金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金門縣政府© 2016
- ^ 縣治沿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金門縣政府
- ^ 颜立水论金:厦富金贵“两门”对开才合璧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11-23.,廈門商報(2007-07-30)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郭哲銘. 《浯鄉小事典》. 金門縣文化局. 2006-12. ISBN 978-986-00-6631-9.
- ^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漳州府志選錄》,第10頁
- ^ 《金門縣志:卷首》,第154-156頁
- ^ 夏琳,《閩海紀要》,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卷之上,第33頁
- ^ 此時鄉約相當於今日之村的行政層級。
- ^ 林正珍. 《烈日顯影 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日據金門檔案史料彙編》. 金門縣文化局. 2015-12. ISBN 978-986-04-7076-5.
- ^ 管仁健. 國軍屠殺越南難民的三七事件. 《你不知道的台灣》. 2008-03-07 [2015-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8).
- ^ 總體規劃 金門成國際自由市. 中央社. 2013-05-23 [2015-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