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6年1月28日) |
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Alfred Thayer Mahan 1840年9月27日 美国紐約西点军校 |
逝世 | 1914年12月1日 美国華盛頓特區海軍醫院 |
国籍 | 美国 |
教育程度 | 哥倫比亞學院 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 |
职业 | 軍人 |
活跃时期 | 19世紀 |
代表作
|
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英語:Alfred Thayer Mahan,1840年9月27日—1914年12月1日)是一名美國海軍的上校及預備役少將。马汉的思想深受古希腊雅典海军统帅地米斯托克利及政治家伯里克利的影响[可疑],主要著述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权对法国革命及帝国的影响,1793-1812》、《海权的影响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海军战略》等。
生平
[编辑]马汉1840年9月27日出生在西点军校的教授楼里,其父丹尼斯·哈特·马汉28岁时就成为了当时西点最年轻的教授。他给儿子取名赛耶是为了纪念为西点作出过重要贡献的赛耶校长。1854年馬漢進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學院。[1]虽然丹尼斯·马汉是美国陆军军官学校的校长,马汉却违背了父亲的意愿1856年轉入美國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三年級就讀,1859年以第二名優異成績畢業并进入海军服役,曾任炮舰舰长。1885年任海軍戰爭學院教授,讲授海军史及海军战略,并开始其著述生涯。
马汉在1886-1889,1892-1893年两度出任海軍戰爭學院院长,在职期间马汉将自己的军事思想投入到教学中,把以前的分散的舰只战术综合为舰队战术体系,还亲自为学生上课,制作模型。被学员尊为海军中的若米尼。1896年馬漢退休,但仍然繼續研究寫作相關海權論著。1898年擔任美西戰爭的指揮官。1899年第一次海牙和平會議,以美國代表團顧問身份及美國海軍作戰委員會委員出席,堅決反對裁軍。1902至1903年馬漢被選為美國歷史學會的會長。1906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把所有曾在內戰時服役的海軍上校皆昇為備役少將,馬漢雖接受了這份榮譽,但在著作上,仍保留其上校階級。1908年出任美國海軍事務委員會主席。1911年發表《海軍戰略論》。1914年12月1日因心臟病發作,逝世於華盛頓海軍醫院,享壽74歲。
海權論
[编辑]馬漢認為制海權對一國力量最為重要。海洋的主要航線能帶來大量商業利益,因此必須有強大的艦隊確保制海權,以及足夠的商船與港口來利用此一利益。[2]馬漢也強調海洋軍事安全的價值,認為海洋可保護國家免於在本土交戰,而制海權對戰爭的影響比陸軍更大。他主張美國應建立強大的遠洋艦隊,控制加勒比海、中美洲地峽附近的水域,再進一步控制其他海洋,再進一步與列強共同利用東南亞與中國的海洋利益。馬漢的海權論對日後各國政府的政策影響甚大。美國總統西奥多·罗斯福控制中美洲的「巨棒政策」是以馬漢理論為基礎。直到冷戰結束後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部署都以馬漢理論為原形。馬漢並且提出了相關的戰略,主要以英國為例,討論一國的地理、人口、政府政策等六項基本因素對海權的影響,其因素分別如下:
- 地理位置:最理想的位置是居中央位置的島嶼,並靠近主要的貿易通道上,有良好的港口和海軍基地。例如:不列顛群島與歐洲大陸的距離不遠不近,既足以使英國獲得對抗外敵入侵的相當安全保障,又便於打擊敵人,換言之,進可攻退可守。英國以英吉利海峽和歐洲大陸相隔大,不僅有水為屏障,且距歐洲大陸近,因此英國不須維持大陸軍,而可集中國力發展海權,以優勢的海軍來封鎖歐洲大陸港口,並控制出入歐洲北部的航線。與英國成強烈對比的是法國,他不僅要維持大陸軍,而其海軍也必須分駛大西洋與地中海,因此在海權競爭中,法國對英國便居於劣勢。
- 自然地理形態:具綿長之海岸線及擁有良好可用的港口。海岸線可決定向海洋發展的難易程度,良好港灣則代表向海發展的先天潛力,而土地的肥沃與否,則影響人民討海為生的意願和需求。一個國家的海岸線是其邊界的一部份,凡是一個國家其疆界易於與外界接觸者,其人民便較容易向外發展,與外面世界相交往。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可能使人民安土重遷,不願投身海洋,如法國。相反,則逼使人民不得不討海維生,如荷蘭、葡萄牙。島國及半島國家受限於地形上的因素,若欲發奮圖強,則必須重視海權的發展。
- 國家領土大小範圍:供應必要物資,但地形未經河川嚴重分割,大到難於防守;馬漢認為國土的大小必須與人口、資源及其他權力因素相配合。一個國家人口的總數與海岸線總長度的比例,具極大重要性。否則廣大的領土可能反而成為弱點。如面積太大,而人口與資源不成比例的國家,防守密度低,國家的危險性增高,假使又被河川或港口所割裂,則更是一大弱點。以美國內戰時的南方為例,以人口和資源的比例而言,其面積是太大了,尤其是有了太長的海岸線和太多的內陸水道,兵力易被分割而導致失敗。領土幅員應和人口、資源等因素相配合,地廣人稀、過度綿長的海岸線及內陸水道眾多等,有時反而成為弱點,如美國南北戰爭時之南方領土即是。
- 人口數量:提供從事海洋事業的人口培育,儲備海軍後備力量;人口數量和素質對海權均為重要基楚,海權國家不僅應有相當數量的從事航海事業人口,而其中直接參加海洋生活的人數更應占相當高度的比例。國家的平時航海事業(包括航運和貿易)足以決定其海軍在戰爭中的持久力。英國即為典型例證,他不僅是航海國家,而且也是造船和貿易國家,擁有發展海權的必要人力與技術資源。想向海洋發展的國家,不僅應有相當數量的人口,而且其直接或間接參加海洋活動的人數,也應占相當的比例。
- 民族性:面向海洋,具冒險犯難的性格,促進商機及航運發展;國民對海上貿易的意願及航海生產能力的心理因素亦極重要。若國民以向海洋尋求財富為榮,航海事業自然蓬勃。海洋商業與海軍的結合,再加上殖民地的開拓,終使英國成為海權霸主。主要為貿易願望(重商主義)和生產能力;有此心理基礎,人民才會走向海洋尋求財富。
- 政府的性質和政策:政府的戰略主張,影響海軍武力的運用;政府必須明智而堅毅,始能對海權作長期發展。英國的成功主因即在此。自詹姆士一世開始,英國的國家政策即一直以追求海外殖民地、海上貿易和海軍優勢為目的。政府若明智而堅毅,培養其人民對海洋的興趣,則海權的發展也自然比較容易成功。
馬漢認為英國之成就為空前海洋強權,除了具備上述基本條件的優勢外,其政府海權運作的適切,實居關鍵。在海權運作方面,馬漢認為英國若無海運貿易能力,無廣大殖民地(資源、基地和市場),以及訓練有素的海員和船艦,則英國雖有先天優越條件,亦將無能為力,尤其在戰爭工具運用上,即制海權爭取上,英國通常均以在海上擊滅敵國艦隊或對敵港口建立封鎖為一貫指導,更是重要因素,相反的,法國卻熱衷於領土的征服而未著眼於擊滅英國艦隊,於是結果便完全不同。
脚注与参考文献
[编辑]- ^ 哲學研究-軍事思想-馬漢.海權思想. [2007-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 ^ 唐斯. 一支筆勝過聯合艦隊 海權論. 彭歌譯. [2018-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