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胪之首
陪胪之首(英语:Head of Bhairava)是一件制作于马拉时代的艺术品。陪胪之首制作于16世纪左右的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地区一带,使用水晶、镀金铜和颜料制作而成[1]。陪胪(梵語:भैरव,Bhairava),字面意思为可畏或恐怖,是印度教的神明。其外型凶猛,相传是湿婆神的化身或者是他的儿子。他源自于印度神话,在印度教之外,佛教与耆那教也十分崇拜这位神明[2]。该雕像通过刻画王冠上的蛇和头骨缠绕,凸显了陪胪的凶猛[1]。
简介
[编辑]陪胪,一身九面,裸形黑色,现三十四臂、十六足之忿怒身。其字面意思为可畏或恐怖,是印度教的神明。其外型凶猛,相传是湿婆神的化身或者是他的儿子。陪胪的传说起源自梵天与毗湿奴之间的斗争[3]。传说梵天曾与毗湿奴争论,谁才是宇宙中最伟大的神明。梵天认为自己是世界的创造者,应受到最高的尊崇。愤怒的湿婆,变身成陪胪,突然出现并砍下梵天的第五个头,因此被称为嘎拉排哈瓦(意为黑色恐怖者)。此后梵天只剩下四个头,而陪胪被称为杀梵者[4]。在尼瓦尔人看来,陪胪是一位重要的神。在每一个尼瓦尔人的传统聚落中都至少有一座陪胪寺庙,大多数陪胪庙由尼瓦尔婆罗门主持。印度教徒相信如在他面前撒谎会遭到神明惩罚,因此尼泊尔最高法院在过去就设在加德满都的陪胪神殿中[5]。陪胪之首制作于16世纪左右的马拉时代,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地区一带,使用水晶、镀金铜和颜料制作而成。2012年,由齐默尔曼家庭赠送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随后于2014年于纽约公开展出[1]。
参见
[编辑]参考来源
[编辑]- ^ 1.0 1.1 1.2 Head of Bhairava. 纽约: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2017-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7) (英语).
- ^ 普光《俱舍論記》卷7. [2017-11-24]
- ^ Shulman, David Dean. In Criminal Gods and Demon Devotees: Essays on the Guardians of Popular Hinduism. Edited by Alf Hiltebeitel, 35–67.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9. [2017-11-24] (英文)
- ^ Sontheimer, Gunther Dietz. In Criminal Gods and Demon Devotees: Essays on the Guardians of Popular Hinduism. Edited by Alf Hiltebeitel, 299–337.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9. [2017-11-24] (英文)
- ^ Bhairav Temple – Lord Bhairo Baba. shaligramrudraksha.com. [2017-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5)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