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建设公司

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简称中纺公司、纺建公司,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设立的纺织业公营信托[1]

历史

[编辑]

抗战胜利后,经济部特派员公署派员在东部各大城市接收了大批日伪资产,其中棉、毛、麻、绢丝纺织业接收固定资产总值折7亿美元,纺织、印染、针织工厂58个。其中棉纺织厂38个,上海18个,共有纺锭177万锭,织机3.9万台。1945年11月27日,行政院第722次会议正是通过宋子文提出的设立中纺公司方案。

1945年12月4日中华民国经济部在重庆将接收的纺织业工厂组成纺建公司,经济部长翁文灏出任董事长,全国棉纺织业同业公会联合会(1945年8月28日成立)理事长[2]束云章任总经理。

1946年1月2日总公司迁至上海江西路138号。南京国民政府投资法币10亿元,长期贷款50亿元,两项折合美元297万元。特许购入外棉、输出纱棉,顺利渡过战后棉花短缺危机。1946年下属工厂85家,工人82千人。1947年全行业占比:纱锭38%,织机60%、纱44%、布73%;盈利折500万美元;上交财政及税利达4,3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3.2%。

1948年9月11日改组为中国纺织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3]。1948年拥有纱锭175万余枚、织机38,000余台,分别占全行业的40%、56%。

  • 董事长:翁文灏/王云五/陈启天,均为历任经济部长。
  • 总经理束云章
  • 副总经理 李升伯、吴味经
  • 董事:杨锡仁、王仰先、何廉、张文潜、高惜冰
  • 监察人:王玮、王子建、张兹闿
  • 秘书处长汪大燧
  • 稽核处长章兆植
  • 青岛分公司(青纺公司):9家工厂。分公司驻市北区馆陶路3号铃木洋行青岛分行办公楼。经理范澄川[4],副经理王新元。361,716枚纱锭,7,713台布机。设总务课、工务课、业务课李德贤、材料课、会计课,秘书室、稽核室、专员室,及福利委员会。聘有纺部总工程师陈维稷、织部总工程师、机械总工程师、电机总工程师。辖:青纺一厂(大康厂)楼震旦、青纺二厂、青纺三厂、青纺四厂、青纺五厂、青纺六厂、青纺七厂、青纺八厂(沧口)、青纺九厂。又合并了两个印染厂、两个针织厂、两个梭管厂;扩大了原属丰田的机械厂,并在厂内增加了一个电机工场和一个针布工场(此后发展为一个专制梳棉机工厂);还利用了第五厂化工设备设立了化工厂。四方设立总库及运输总站。[5]
  • 天津分公司:7家工厂。经理杨亦周。副经理是王端基卢统之。总公司派黄树芬(中统)来津任分公司“员工福利委员会”副主任,处理工潮。拥有职工两万余人,纱锭近30万枚,各厂生产的纱布,由业务课通过2000多家私营纱布商向市场销售,垄断和操纵华北纱布市场。公司还在华北国民党统治区各产棉县设有棉花收购处,下设许多收花站,除直接收购棉花外,还委托很多私商代理,形成一个庞大的收购网,对棉花市场进行垄断和控制。杨亦周提出了“内求团结,外谋和谐, 稳定地发展生产”的方针,陆续调整工人工资,设立职工子弟学校、幼儿园,建造职工宿舍,逐步缓和与工人的矛盾,同时加强管理,积极开展社交活动,使各厂生产逐步上升,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946年,天津分公司盈利(内含资本官利、所得税和利润)法币3700多亿元。1947年盈利竟达到10000余亿元,占中纺总公司利润总额的25%,而天津分公司的纱锭却只占中纺总公司所管各厂总纱锭数的13%。在提供军需方面,仅1948年,天津分公司就供给国民党军队军服布20多万匹,普通布40多万匹。
    • 天津纺织技术训练班:主任王勛卿
  • 辽宁分公司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金志焕:《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ISBN 9787309048643
  2. ^ 金志焕:“国营与民营之间的取舍:战后国民政府的棉业政策与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的成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01期,第103-112页。
  3. ^ 金志焕:“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的民营化与股票发行探析”,《近代史研究》,2005年02期,第184-219页。
  4. ^ 范澄川:“我在湖南、青岛从事纺织事业的回忆”,《工商经济史料丛刊》第1辑, 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 第48 页。
  5. ^ 范澄川:“我在青岛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工作的回忆”,《山东省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九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