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歷史


臺灣歷史台灣歷史年表
史前時期
荷治
1624-1662
西治1626-1642 原住民政權及部落~1933
明鄭時期
1661-1683
清治時期
1683-1895
日治時期
1895-1945
戰後時期
1945 迄今
其他臺灣系列

人口 - 族群 - 經濟 - 交通
地理 - 文化 - 教育 - 法律
政治 - 政府 - 軍事 - 外交

臺灣主題首頁

基隆台灣最北的都市,也是北台灣首要港口,其古稱「雞籠」,由於歷史上的基隆地區範圍不止於今日基隆市轄區,本文以基隆市及毗鄰之新北市行政區(原基隆郡轄區)之歷史為主,其餘地區請參見相關條目內述。

詞源演變

[编辑]

「雞籠」此名稱最早見於1556年明代鄭舜功所著《日本一鑑》一書,出現在福州往那霸的航程中。後見於1617年明代張燮所著的《東西洋考[1][2]

關於「雞籠」一詞的由來,有許多種說法,一說是在1870年修訂的《淡水廳志》中稱今基隆港外的和平島,形狀頗似雞籠,故有雞籠之名。

另一個說法,是漢人將原本居住於基隆一帶的平埔族原住民凱達格蘭族(Ketagalan)之名之中,取頭尾的「ke」和「lan」兩音簡化而成[3]。但現在此說法被很多學者質疑,文史學者陸傳傑指出,因為閩南人將Keteagana唸成大加蚋只將Ketagana省略Ke一個音節,而非省略二個音節。北部的平埔族語,常在特定的語詞之前加上Ki或Ke作為前置詞,大概是閩南人聽多了,覺得多此一舉,變一律將Ki或Ke之類的前置詞省略,從許多閩南語音譯平埔族地名都可證明這個說法,因此此說不太可能。更關鍵的是學者翁佳音指出,當時基隆一帶的平埔族自稱是巴賽族,而非凱達格蘭,反而西、荷人地圖上所標之地名「Quelang」更接近閩南語「雞籠」之音。這可能是因當初以閩南水手作為嚮導所致。[4]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係由「雞籠山」[5][註 1](即今日的基隆山)得名。但這說法不太可能,因荷西時代「雞籠」專指和平島,所謂的雞籠山指的是和平島上的小山丘。

1876年1月16日(清光緒元年12月20日),行政區重劃,清廷依沈葆楨奏請,新設臺北府下轄宜蘭縣淡水縣新竹縣基隆廳[7][註 2][註 3]。文史學者洪英聖認為,清朝自此以「基隆」取代「雞籠」為官方稱呼[8]

荷西及明鄭時期

[编辑]

17世紀時,西班牙人荷蘭人曾先後佔領過基隆。當時殖民菲律賓群島的西班牙人,因荷蘭東印度公司佔領台灣南部威脅其商業利益,為牽制荷蘭人,天啟五年(1626年)從呂宋島航行北上,經由三貂角進入台灣,並由雞籠登陸殖民台灣北部,此為雞籠開發之始。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在南部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派軍將西班牙人趕出台灣,史稱「雞籠之戰」,巴賽族凱達格蘭族的支系,或稱「馬賽族」)也曾參與此役。當時荷西兩方,皆以「雞籠島」(即今日的和平島)為基地進行殖民統治,西班牙人於雞籠島建築「聖薩爾瓦多城」,荷蘭人取代後,將該城改名「北荷蘭城」,並於雞籠屯兵以利防備。

鄭氏王朝在南台灣打敗荷蘭人之後,由於荷蘭人仍領有台灣北部,並暗中與清朝合作意圖重佔全台,故於1668年揮軍北上,將殘餘駐守在雞籠的荷蘭人驅離,至今在和平島還有荷蘭人臨走前所留下的「蕃字洞」遺跡。鄭氏王朝在驅趕荷蘭人後,由於將其統治重心置於南部,除了幾次軍事行動外,在雞籠幾乎無任何活動。

清領時期

[编辑]
基隆港

台灣進入清領時代初期時,雞籠大部分地區還是蠻荒之地,只有今日的和平島有較多的漢人聚集,以及一些平埔族原住民部落分布於雞籠港周圍。滿清雍正元年(1723年),來自福建漳州的移民開始入墾雞籠港區,並於南岸興建崁仔頂街,此乃今日基隆市街創建之始。後來又陸續興建了暗仔街及新店仔街,此後陸續有漢人移民移入,開墾的區域也逐漸深入較內陸的地區,而不只侷限於港區周圍。

在19世紀西方列強東來後,美國海軍調查到雞籠擁有豐富的煤礦層及港灣優良,回國後建議政府將其佔領,在鴉片戰爭時也有英國軍艦前來叩關。在英法聯軍之役之後的1863年,雞籠終於隨著台灣開港而開放為貿易港,成為淡水的副港。由於人口日增,為了因應國際貿易以及地方管理上的需要,同治十年(1871年),清廷於雞籠設置海防同知,專辦海防及煤礦事務;光緒元年(1875年),雞籠設置台北分府通判,並將雞籠改名為「基隆」,此為基隆正式設治之始。

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台灣戰事(西仔反)爆發,法國軍隊曾多次攻佔基隆以作為封鎖中國大陸的跳板。1885年台灣建,由同治中興名將劉銘傳擔任首位巡撫,而基隆之分府通判於1887年改制為基隆廳,並改設撫民理番同知。當時作為北台灣主要口岸的淡水逐漸淤塞,尤其在中法戰爭時為了阻擋法軍攻入,身為淡水港進出水道的淡水河口更是破壞嚴重;而基隆港為岩岸、不易飄沙、潮差小、港灣內窄外寬,在軍事上易守難攻,雖然港內礁岩遍佈,但若加以開發,必能成為台灣的重要口岸;戰後,劉銘傳便開始著手整頓基隆港,並委由當時的台灣首富──板橋林家林維源主導建港工事。此外,基隆河於1890年發現砂金,由於無法查禁,當時遂正式開放民間開採基隆附近的礦產。但建港計劃已經完成規劃時,就因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而中斷,只完成了部分碼頭

除了港埠建設,為了增強基隆的海防能力,劉銘傳並沿著港區南北軸線興建數座砲台,今日大都存在,其中包括了現在列為國定古蹟的海門天險(二沙灣砲臺)。於同時間開工的台灣縱貫鐵路,也以基隆作為起點,其中進入市區前所開鑿的獅球嶺隧道,更是台灣、乃至於當時中國的第一條鐵路隧道。

日治時期

[编辑]
日治時期基隆市管內圖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位於和平島,前身為台灣總督府水產試驗場

1895年日本接收台灣時,台灣總督府在基隆開始運作,並舉行簡單儀式正式「始政」。日本人為了將基隆建設為台灣與日本的轉運點,從1899年開始到1935年,展開了共進行四期的基隆港築港工程(第五期因二戰爆發而未完成),在和平島八尺門一帶,也設置了漁港區水產試驗場造船廠。基隆也是日本海軍的重要基地,當時被總督府劃為要塞地帶管制,並設立「基隆要塞司令部」,使得基隆港成為一座軍、商、漁三用途的港口,也使基隆正式取代淡水,成為台灣北部的主要門戶。

1920年時台北州基隆郡設立,並另劃市區部分設置基隆街(類似今日之);1924年基隆街升格為台北州州轄市,此為基隆正式設市之始。此時,基隆的貿易額已經占了當時全台灣貿易總額的二分之一,完全取代了淡水在台灣北部的門戶地位,與高雄一南一北並稱為日治時代台灣兩大港市。因與日本的貿易密切,也使得大量的日本人移居基隆。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1940年,基隆市計有9.5萬人,僅次於臺北市32.8萬、臺南市14萬、高雄市12.7萬,為臺灣第四大城。其中市內就有2.3萬為內地人(日本人)。

位於基隆站前的港務辦公大樓群(左:陽明海運舊廈,中:海港大樓,右:基隆關)

除了建港,為了配合基隆「台灣北玄關」的形象,台灣總督府實施「市區改正」,大幅改變了基隆的城市地景。市區街道被重劃為格子狀街廓,並整治貫穿市區的西定河南榮河田寮河3條河川,也在市區內大興土木,廣設公園,並興建了許多現代化(以歐式為主)的建築物。1912年,文藝復興式建築的基隆驛(第二代基隆車站)、1932年基隆市役所廳舍(今基隆市政府前棟)、1934年,基隆港合同廳舍(今海港大樓)、以及因尖塔建築而成當時地標的基隆郵便局(基隆郵局,戰後改建)陸續落成,加上市區改正時興建了大量西式民房,讓身為國際港埠的基隆充滿著濃厚的西洋風情。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基隆由於其主要物資吞吐港及海軍基地的地位,在戰爭末期首當其衝,成為美軍轟炸的首要目標,港區幾成廢墟。

戰後至今

[编辑]
基隆市政府

二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基隆市改制為新設的臺灣省下轄之省轄市,基隆市則下設七行政區。基隆於戰後之初,是日本人撤退及國府接收台灣的主要出入點;1947年發生二二八事件時,基隆成為受創最嚴重的地方之一,當時國民政府的鎮壓部隊由基隆港登陸,而港區也曾淪為國軍掃蕩的激烈戰場。1949年國府遷台後,基隆湧進大量軍隊與眷屬,並負責接收逃難台灣的大陸移民,在之後美軍開始駐紮,使得基隆又進入的新的發展期。基隆的礦工業經過復建後再度興盛,週邊的採業更在1968年達到高峰。而基隆港因應臺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從1961年起自內港到外港進行了多次擴建,到1984年也已名列世界第7大貨櫃港。

近年來,依靠港埠維持城市運作的基隆市遇到了發展瓶頸。身為基隆都市發展核心的基隆港,1990年代後因為腹地過小等因素,敵不過鄰近國家地區港口的大型化競爭而逐漸衰退,連帶使得基隆的都市建設發展開始遲緩,並嚴重影響了基隆的城市競爭力。而2008年台北港的啟用,更將使基隆港未來營運發展的情勢更加嚴峻。但是另一方面,因為與台北的交通便捷,近年來外地人口大量移入,使基隆市成為了台北都會區重要的衛星城市之一,而位處台灣北部海岸風景帶的中心優勢,也促使基隆市的觀光產業開始蓬勃發展。

2016年林右昌市府上任後,積極改造基隆長年以來的城市地景及交通問題,做為其集大成的基隆城市博覽會,於2022年6月10至19日舉行[9]

中正公園大觀音像

未來展望

[编辑]

基隆市因著與港口,和海洋的關係如此密切,市政府陸續推出「海洋城市」、「繽紛活力新雞籠」、「山與海的城市」等城市口號來宣傳基隆的海洋城市性格。而面對基隆市的發展困境,為了讓基隆市從純粹的港口都市轉型升級,近幾屆的市長更陸續推動了多個大型都市更新計畫,如「海洋科技園區」、「國門山海關」、「環港區都市更新案」[10]、「七堵新都心」等,希望再度將基隆打造成台灣的門戶都市。雖然如此,目前基隆市整體都市發展目標不明的問題,還待更積極的解決。[11]

基隆地區首長名銜

[编辑]
  • 大清帝國 - 福建省 - 台灣府 - 淡水廳 - 雞籠海防同知(1872年)
  • 大清帝國 - 福建省 - 台北府 - 基隆廳 - 臺北府分防基隆通判(1875年)
  • 大清帝國 - 福建台灣省 - 台北府 - 基隆廳 - 臺北府分防基隆通判(1885年)
  • 大清帝國 - 福建台灣省 - 台北府 - 基隆廳 - 臺北府撫民理番同知(1888年)
  • 大日本帝國 - 台灣 - 台北縣 - 基隆支廳 - 基隆支廳長(1896年)
  • 大日本帝國 - 台灣 - 台北縣 - 基隆辦務署 - 基隆辦務署長(1897年6月)
  • 大日本帝國 - 台灣 - 基隆廳 - 基隆廳長(1901年11月)
  • 大日本帝國 - 台灣 - 台北廳 - 基隆支廳- 基隆支廳長(1909年)
  • 大日本帝國 - 台灣 - 台北州 - 基隆郡- 基隆郡守(1920年)
    • 大日本帝國 - 台灣 - 台北州 - 基隆郡 - 基隆街 - 基隆街長(1920年)
  • 大日本帝國 - 台灣 - 台北州 - 基隆市 - 基隆市尹(1924年)
  • 大日本帝國 - 台灣 - 台北州 - 基隆市 - 基隆市長(1940年)
  • 中華民國 - 台灣省 - 基隆市市長(1945年)(當前)

參見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參考文獻
引用
  1. ^ 張燮; Qizong Wang (fl. 1618). 東西洋考: 12卷. 王起宗. 1618 [1618]. 
  2. ^ 呂理政. 《帝國相接之界: 西班牙時期臺灣相關文獻及圖像論文集》(La frontera entre dos imperios). Universidad de Sevilla. 2006: 338頁 [2006]. ISBN 978-957-638-691-6 (西班牙语). (繁體中文):334

    1631年,中國商人帶了大量的絲來到雞籠,枯等一年,只能以低價賣給西班牙駐軍。傳教士……

  3. ^ 洪英聖 2004,第20頁
  4. ^ 被誤解的臺灣老地名1:空間篇. 遠足文化. 2023: 56–61. ISBN 9789865082635. 
  5. ^ 洪英聖 2004,第016-017頁
  6. ^ 明史》卷323列傳第211 外國四
  7. ^ 臺灣文獻叢刊》〈臺灣輿地彙鈔〉,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今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6年重印,第113-116頁,《清朝續文獻通考》卷315,劉錦藻,〈臺灣省輿地考〉乙文
  8. ^ 洪英聖 2004,第25頁
  9. ^ 2022城市博覽會. [2022-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1). 
  10. ^ 2006年4月號《基隆市刊》 「基隆火車站暨西二西三碼頭都市更新案」專題報導
  11. ^ yam天空-新聞-雜誌-天下雜誌-幸福城市排行 5大面向,體檢幸福競爭力(2007年4月17日造訪). [2007年6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1月23日). 
腳注
  1. ^ 嘉靖四十四年,日本有取雞籠山之謀,其地名台灣,密邇福建,尚寧遣使以聞,詔海上警備。……雞籠山在彭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去泉州甚邇。地多深山大澤,聚落星散。無君長,有十五社,社多者千人,少或五六百人。無徭賦,以子女多者為雄,聽其號令。雖居海中,酷畏海,不善操舟,老死不與領國往來。[6]
  2. ^ 臺灣通志》/疆域/建革:「臺北府,光緒元年建。領縣三:曰淡水、曰新竹、曰宜蘭;廳一:曰基隆同知廳。」
  3. ^ 王石鵬《臺灣三字經》附錄:臺灣說略》:「臺北府,光緒元年奏裁淡水同知,設臺北府……」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