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罪責問題

一戰後根據列強的裁定,德國需要擔負發動戰爭的全部責任,其大量國土和殖民地被割讓。圖為法國佔領魯爾期間法軍騎兵進入埃森

戰爭罪責問題(德語:Kriegsschuldfrage)是魏瑪共和國期間在德國大部分時間發生的公開辯論,旨在確定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中應承擔的責任。這場辯論分為幾個階段,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凡爾賽條約》的影響和勝利的盟國的態度,這場辯論也發生在其他捲入衝突的國家,如法國英國

戰爭罪責問題激發了歷史學家如漢斯·德爾布呂克沃爾夫岡·J·蒙森格哈德·赫希菲爾德弗里茨·菲舍爾等歷史學家的討論,但也吸引了更廣泛的圈子,包括庫爾特·圖霍爾斯基齊格弗里德·雅各布松等知識分子以及公眾。戰爭罪的問題在魏瑪共和國的歷史中無處不在。魏瑪共和國於1919年6月簽署凡爾賽條約前不久成立,這場辯論貫穿起歷史直到消亡,之後戰爭罪責問題也被納粹黨用作競選和宣傳的論據。

儘管並非沒有引起很大爭議,戰爭罪責問題使調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深層次原因成為可能,但它也使確定衝突的其他方面成為可能,例如民眾的作用和德國通往民主的特殊道路問題。這場辯論多年來一直阻礙著德國政治進步,但也表明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等政治家能夠在不損害德國利益的情況下,通過推進一般性討論來直面戰爭罪責問題。

參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