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中通

方中通(1634年—1698年),位伯陪翁安徽桐城人。清朝数学家

崇禎七年(1634年)出生。[1]方以智次子,與兄方中德、弟方中履皆秉承父学,尤好天文曆算。明朝灭亡,随父隐居广东的五岭。顺治八年(1651年),娶陈名夏第三女陳舜英為妻。顺治十年(1653年),至南京探親,与梅文鼎薛鳳祚等数学家友好,并向波蘭学者穆尼閣(Jean Nicolas Smogolenski)學習火星軌道法。曾以数学原理解析《河图》、《洛书》,认为勾股出自《河图》,加减乘除出自《洛书》。[2]順治十六年,前往北京,与钦天监正汤若望討论曆算。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佟儼若介紹,前往廣東恩平教書。晚年從學者甚眾。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去世。著有《數度衍》二十四卷、《附录》一卷、《揭方问答》、《音韵切衍》、《篆隶辨从》、《心学宗续编》、《陪翁集》等傳世。[3]有子方正珠、方正瑞、方正缪。

注釋

[编辑]
  1. ^ 方中通自言:“通五歲就傅,九歲入都,旋遭喪亂。”明朝滅亡於申甲年(1644),當時方中通九歲,可推知其生年為1634年。
  2. ^ 方中通《數度衍》凡例:“勾股出於河圖,加減乘除出於洛書,知一切不外河洛也。故首言其原黃鐘為數之始,故次律衍,線面體之理盡於幾何,故約之。至於曆法別有專書。”
  3. ^ 《桐城續修縣志》載:“方中通,生性篤孝,幼隨父官京邸。甲申父棄家流離,中通重趼奔,侍父又被仇陷,檄至,中通挺身矢殉,有司上其狀,廉使佟國禎大呼曰:‘忠孝萃一門,非孝子不足為忠臣子。‘一時卿大夫感其仁孝,事得白。由是纘承先緒,研究天人、律數、音韻、六書之學,著有《數度衍》、《律衍》、《音韻切衍》、《篆隸辨從》、《易經深淺說》、《陪翁集》,又闡明四世理學,著《心學宗續編》。晚年從游,士日眾,著《繼善錄》。生平崇實學,敦實行,卒年六十有五,學者稱為繼善先生。”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506》,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506

参考

[编辑]
  • 清史稿·列传二百九十三·畴人一》
  • 嚴敦杰,<方中通《數度衍》評述>,《安徽史學》,1960 年(創刊號),頁 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