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
崑曲 * | |
---|---|
国家 | 中國 |
参考自 | 4 |
地区 ** | 亞太地區 |
入册历史 | |
入册历史 | 2001年 |
*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命名 **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地区 |
昆曲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中国艺术研究院,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湖南省 |
分类 | 传统戏剧 |
序号 | 145 |
编号项目 | IV-1 |
登录 | 2006年 |
昆曲是中國戲曲的劇種之一,发源於元末明初的苏州府崑山縣(今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巴城鎮)[1],起初流行於江南一帶,而後風靡全國;盛清時,上至宮廷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皆熱愛崑曲。有俗諺云:「家家『收拾起』,[2]戶戶『不提防』」,[3]即反映當時崑曲廣為普及且深入人心的程度。
昆曲以曲唱為中心,唱念使用之語音為「中州韻」,主要以曲笛、鼓、板等樂器伴奏,風格纏綿婉轉細膩,故又有「水磨腔」之雅稱。其舞臺演出形式亦稱「崑劇」,因表演手段豐富、身段具備高度舞蹈性,與唱腔、曲詞扣合得嚴絲合縫,形成精緻的藝術規範,影響所有後出之地方劇種,故素有「百戲之母」之稱。
历史
[编辑]昆曲源自南戲的昆山腔。家居昆山附近的顧堅被譽為昆曲之创始人。顾坚其人首見于1960年发现的魏良辅《南词引正》一书,按此書:“腔有数样,纷纭不类,各方风气所限,有昆山、海盐、余姚、杭州、弋阳……惟昆山为正声,乃唐玄宗时黄番绰所传。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辞,善作古赋。擴廓帖木兒闻其善歌,屡招不屈。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野集》十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4]
高則誠的《琵琶記》號稱“曲祖”,他與顾阿瑛也有來往,因此《琵琶記》也採用昆山腔來演唱[5]:44。朱元璋很欣賞高則誠的才能,曾說:“五經四書。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記》如山珍海錯,富貴家不可無”[5]:48。
不過早期的昆山腔“不叶宫调,亦罕节奏”,直到正德、嘉靖年间魏良辅改良之后才真正地成为昆曲。魏良辅早年鑽研北曲,但未有成就,因此轉攻南曲。在太倉,他與北曲家張野塘等人合作,改良崑山腔,采用中州韵,依字行腔,「调用水磨,拍捱冷板」,使崑腔發揮其細膩婉轉的特色,因之有「水磨調」、「水磨腔」之稱。而後通過梁辰魚《浣纱记》流傳開來,崑腔始风行大江南北[5]:57-62。原先為其它聲腔創作的傳奇,而後改用崑腔演唱的,如李開先的《寶劍記》。[6]
明嘉靖至清乾隆之間二百多年乃崑曲全盛時期[5]:73。家班在明朝就已出現,其中最多的是女童組成的“女樂家班”,其次還有男童組成的“優童家班”和職業伶人組成的“梨園家班”[5]:88。作品方面,繼《浣紗記》之後出現了《鳴鳳記》、《牡丹亭》、《義俠記》、《玉簪記》、《嬌紅記》、《燕子箋》、《清忠譜》、《風箏誤》、《長生殿》和《桃花扇》等名作[5]:74。此外,昆曲批評著作《曲品》(呂天成)和《遠山堂曲品》(祁彪佳)也相繼問世[5]:80。演唱風格上,乾隆時期昆曲家葉堂的「葉派唱口」影響尤其深遠[7]。此后花部兴起,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逐渐退出歷史舞台。然薪尽火传,民间曲社唱曲活动绵延不绝,成为保存曲唱傳統的主力。崑曲教學讲究「口传心授」,民国时期成立的昆劇傳習所的「传」字辈学员尚可演出四百多齣折子戲。吳梅還曾把昆曲帶入大學,使其成為正式科目[8]。但由于战乱和政局动荡,艺随人亡,今日传统剧目的数量急剧减少,保存與傳承成为当务之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昆剧已经枯萎到濒临绝种,仅存的国风昆剧团(浙江昆苏剧团的前身)流落沪杭一带,已经奄奄一息,只能靠纸糊的戏装演戏。新中国成立后,昆剧这一古老的剧种步入复兴时期。
1956年,浙江昆苏剧团(今浙江崑劇團)根据传奇《双熊梦》改编为《十五贯》,1956年4月17日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毛泽东、周恩来等观看。毛泽东看到舞台上那个官僚周忱(江南巡抚)夸奖草菅人命的无锡知县过于执是“国家良臣”,诬蔑苏州知府况钟搞调查研究是“节外生枝”,自诩“一生唯谨慎,从来不逾常规”时,毛泽东笑指周忱说:“他不逾常规常矩!”演出结束后周恩来说:「你们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齣戲救活了一个剧种。《十五贯》有丰富的人民性和相当高的艺术性。」毛泽东在当天的一次中央会议上插话说:《十五贯》应该到处演,戏里边那些形象我们这里也是很多的;过于执,在中国可以找出不少。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直礼堂再度观看《十五贯》,并指出:《十五贯》是个好戏,全国各剧种有条件的都要演《十五贯》;这个戏全国都要看,特别是公安部门要看。1956年5月17日,周恩来在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召开的昆剧《十五贯》座谈会上作了约1小时的长篇讲话[9],对昆剧艺术和浙江昆苏剧团的演出给予很高的评价。1956年5月18日,《人民日報》头版头条通栏發表《從“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談起》的社論并配发大幅剧照。《十五贯》在北京的四十六場連演,觀眾高達七萬人次,以其高度的藝術性轟動京城[10],以致北京出现“满城争说《十五贯》”的热潮[11]。1956年《十五貫》被攝製成彩色戲曲藝術影片。劇本被收入《戲曲選》第1卷(1958)與《中國地方戲曲集成·浙江省卷》(1959)。京劇版的《十五貫》由辜懷群、李寶春改編。[12]随后,浙江、上海、江苏和北京以及湖南等地的昆剧团相继成立,令衰落的昆剧艺术再逢生机,發发一連串抢救崑曲的文化活動,並重新整頓了崑曲的剧团体制和人事制度。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13]
家門劃分
[编辑]崑曲角色以生、旦、净、末、丑、外、贴七個家門為基礎,其中又有更細膩之劃分:「生」又分為巾生、官生、窮生、雉尾生;「旦」分有正旦、刺殺旦(四旦)、閨門旦(五旦)、貼旦(六旦)、老旦、武旦等;淨和丑分有大面、白面、二面、小面等。而後七「家門」又細分為「江湖十二角色」,意指具備此十二個家門之演員,即可成立戲班闖蕩江湖了。[14]清嘉慶、道光年間,崑曲角色行當又發展為更加豐富的「二十家門」。
曲唱
[编辑]曲韻
[编辑]古代的文人、曲家,在曲唱審美上,除了追求文字、樂音兼美[15],更發現二者之間存在緊密的關係,如南朝文人蕭子顯言及「宮商之聲有五,文字之別累萬。以累萬之繁,配五音之約,高昂低下,非思力所舉[16]。」清代曲家徐大椿提到「若字不清,則音調雖和,而動人不易[17]。」這種關係是意境表現的關鍵[18],因此,在極致的追求下,文字的聲韻須與樂音相應[19],且兩者兼美。如魏良輔所提「平上去入,逐一考究,務得正中,如或苟且舛誤,聲調字乖,雖具繞樑,終不足取[20]。」基於這樣的美學,自唐宋以來,聲韻學便與曲唱理論相結合[21],到元、明、清三代尤甚[22],如元代散曲作家周德清為制曲而編《中原音韻》,明、清曲家則以此為基礎,做了許多理論的修訂與補充[23],如王文璧《中洲音韻》、范善溱《中洲全韻》、周昂《增訂中洲全韻》和沈乘麐《韻學驪珠》[24]。其中,《韻學驪珠》成為明清曲韻規範的經典,也就是崑曲唱念所用「中州韻」的來源[25]。
字音延展
[编辑]崑曲的曲唱,會將每一字的字音延展開來,依序呈現出聲、轉聲、收聲之美[26]。其唱法要領,可用「天」字為例加以說明。依照漢字的反切,天字可用「梯」(字頭)、「煙」(字腹、字尾)二字相拚,故先以字頭梯出聲,出聲時留意噴發的勁道與嘴型的準確[27]。接著以字腹(音同「衣」)轉聲,過程中儘管歌聲高低起伏,仍維持口型固定,以確保字腹不受影響[28]。然後歸韻,即由字腹轉移到字尾,完成煙字,過程中掌控好口腔形變與共鳴的配合[29]。最後收聲,如同書法,以特定勁道作結[30]。因曲風、節奏的多樣[31],唱者會根據字腹字尾的音色明暗,作彈性處理,有時先歸韻再以字尾轉聲[32]。
念白
[编辑]崑曲念白的重要性和難度並不低於曲唱,如李漁曾提到「吾觀梨園之中,善唱曲者,十中必有二三;工說白者,百中僅可一二[33]。」其實,從發聲原理來看,將字的發音過程延展開來,就會得到類似歌聲的聲音起伏[34],即「歌之為言,長言之也[35]。是以念白與曲唱之間並非涇渭分明,前者同後者一樣具有音樂的性質,特別是在崑曲的規範下,念白的音樂性,得到更進一步深化,竟與曲唱並肩,相互輝映。只是因其細緻繁複,難以形諸文字而載於樂譜中[36],也就容易被忽略。說明如下:
念白的音域
[编辑]崑曲念白追求清麗明亮,攝人心魄,隨著人物的心境起伏,情緒濃烈的字音還要鏗鏘有力[37],所以和曲唱一樣,依賴良好的嗓音(唱工)[38],以達到一定的音高與力度。根據對生旦代表性劇目的研究[39],崑曲念白除了音高明顯高於正常說話[40],其音域之廣,為一般歌唱音域的兩倍[41][42]。而崑曲要求的字字鏗鏘,則反映在單個字音的音高大幅變化,其甚者所跨音域,皆超過絕大多數情況的歌唱音域[43][44],為相當劇烈的音高變化。
念白的抑揚頓挫
[编辑]崑曲的「四聲」是念白的核心[45],指的是「中州韻」字音的四種走勢,包含字音的高低、長短、輕重等[46],同時還兼具初步的表意功能,如平聲字念來平穩,情緒安定;上聲字向上挑起,情緒高漲;去聲字先下落再彎向上,情緒轉折;入聲字出口即斷,有提點作用[47]。如此,以平仄合宜的文句[48],配合四聲之念白,足可形成基本的音樂框架[49]。
在四聲的音樂框架上,要靈活運用抑揚頓挫的手法,進一步提高音樂性。首先根據文辭內容,分字之主客,主要的字,聲高而氣長,陪襯的字,聲低而急忙帶過[50]。然後追求高低相錯、緩急得宜的均衡之美[51]。以上場詩四句為例,念至第三句時可以聲低而快作為轉折,至第四句再聲高而長,呈現結尾的氣勢[52]。在實踐中,為了聲律諧和,或是更好地表現文辭的意境,會將四聲改調而念[53],但此法不宜多用,且改調限定近似之音,以免影響聽者辨義。至此,念白字音的高低、長短、輕重之法大略可知,然而頓挫之法,即何處當聯,何處當斷,被認為蘊含了更深層的美學,難以數言闡明[54]。
念白與曲唱的關係
[编辑]崑曲念白除了本身的美感外,與曲唱兩者交替呈現,又可形成另一種美學,來自於相生的手法[55]。從形式上來看,「綿延」的曲唱與「頓挫」的念白形成音色對比,故可陰陽相生,互相調和。從文辭上來看,念白往往到某一佳句,引起無限曲情,也就順勢進入曲唱[56],又或者因曲唱之唱詞深情凝鍊,引出無限話語[57],故曲唱與念白相互觸發。如此相生關係,自然要求兩者具有同樣的美學高度,如李漁所評「賓白一道,當與曲文等視,有最得意之曲文,即當有最得意之賓白。」
文武場
[编辑]「文武場」即戲曲的伴奏樂隊。「文場」指管絃樂器,負責襯托演員唱腔;「武場」指打擊樂,負責掌控音樂和戲劇節奏。 崑曲文場主要採笛、笙、簫、提琴、嗩吶、三弦、琵琶,武場則有鼓、板、鑼、鐃鈸等樂器。
地方派别
[编辑]不同地域的崑腔,受到在地音樂、戲曲影響,而呈現不一樣的風格。现存的昆曲地方風格大約可分為四種:[58]
- 南昆:流行于長三角地區,柔婉缠绵,抒情性强。
- 北昆:流行于北京,兼唱高腔,激越豪壮,慷慨悲歌。
- 湘昆:流行于湖南郴州,深受当地祁剧、湘剧音乐影响,富有地方色彩。
- 永昆:流行于浙江温州(古称永嘉),继承早期昆曲简洁、古朴、明快的风格。
演出團體
[编辑]中國大陸
[编辑]中国现有專業崑曲劇團包含上海之上海崑劇團、南京之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蘇州之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原江苏省苏崑剧团,2001年更名)、杭州之浙江崑劇團(另與浙江京劇團合組為浙江京崑藝術劇院)、北京之北方崑曲劇院、郴州之湖南省崑剧團等,另有永嘉之永嘉崑曲传习所,並称为「六团(院)一所」。此外還有2015年新成立的崑山當代崑劇院。
台灣
[编辑]台灣由公部門設立之崑劇相關劇團為臺灣京崑劇團(原復興劇校附設京劇團,後改制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現以表演京劇為主、崑劇為輔),另國立國光劇團也不時貼演崑劇劇目。民間曲會活動、劇團組織亦十分興盛:如同期曲會(又稱「大同期」)、蓬瀛曲集(又稱「小同期」)、臺北崑曲研習社、水磨曲集崑劇團、臺灣崑劇團、蘭庭崑劇團、二分之一Q劇場、拾翠坊崑劇團、台北崑劇團、風城崑劇團、大音雅集、東寧雅集、詠風劇坊、幽蘭樂坊等;此外,大專院校現存之學生崑曲社團包含臺灣大學崑曲研究社、臺灣師範大學崑曲研究社、成功大學國劇研究社、東吳大學雙溪崑曲清唱雅集、輔仁大學崑曲雅集等,至今皆仍有定期教學課程及公開演出。
海外
[编辑]日本亦有崑曲組織日本崑劇之友社,美國則有紐約海外崑曲研習社、美西崑曲研究社、崑曲藝術研習社等。
相關典籍
[编辑]崑曲音樂具有「南曲」與「北曲」之分,南曲用韻遵《洪武正韻》,北曲則遵《中原音韻》。
崑曲記譜方式乃傳統「工尺譜」,曲唱名家多著有曲譜,如《納書楹曲譜》、《遏雲閣曲譜》、《六也曲譜》、《崑曲大全》、《集成曲譜》、《粟廬曲譜》等。
清代張照所編的大規模宮廷戲,有《勸善金科》(目連救母)、《昇平寶筏》(西遊記)、《鼎峙春秋》(三國)、《忠義璇圖》(水滸傳)等[59]。
参考文獻
[编辑]- ^ 昆山巴城镇举办重阳曲会 再现昆曲文化魅力. [2019-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7).
- ^ 出自《千鍾祿‧慘睹》中建文帝所唱之〔傾杯玉芙蓉〕:「 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擔裝,四大皆空相。歷盡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壘壘高山、滾滾長江。但見那寒雲慘霧和愁織,受不盡苦風淒雨帶怨長。雄城壯,看江山無恙。誰識我一瓢一笠到襄陽。」
- ^ 出自《長生殿‧彈詞》中李龜年所唱之〔一枝花〕:「 不提防餘年值亂離,逼拶得岐路遭窮敗。受奔波風塵顏面黑,嘆衰殘霜雪鬢鬚白。今日個流落天涯,只留得琵琶在。揣羞臉上長街、又過短街。哪裡是高漸離擊築悲歌?倒做了伍子胥吹簫也那乞丐。」
- ^ 顾坚“昆曲鼻祖”. 戲劇網. 2011-09-09 [2020-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6).
- ^ 5.0 5.1 5.2 5.3 5.4 5.5 5.6 劉祯、謝雍君. 昆曲與文人文化. 沈陽: 春風文藝出版社. 2007.
- ^ 鄭雷. 崑曲.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47. ISBN 9787213029547.
寶劍記和鳴鳳記原先都不是專為崑曲演出創作
吳新雷. 中國崑劇大辭典.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2: 818. ISBN 9787305038181.載歌載舞,唱做繁重,是一齣高難度的武生獨角戲……故崑劇界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之語
劉恒. 《夜奔》演出變遷考論. 戲曲藝術 (中國戲曲學院). 2020, (1). - ^ 葉堂. 昆曲網. [2019-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6).
- ^ 吴梅故居:藏书楼的曲韵年华. 中國江蘇網. 2013-11-15 [2015-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2).
- ^ 《周恩來選集》,1956年4月19日與1956年5月17日的講話(周恩來關於崑曲《十五貫》的兩次講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浙江崑蘇劇團 經典代表劇目《十五貫》. [200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7-17).
- ^ 昆曲《十五贯》:五十年不老. [200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新舞台:2004年新老戲首頁. [200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1-25).
- ^ ̨台上有好戏,台下留美名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10周年. 上海频道--人民网_网上的人民日报. 2021-12-31 [2024-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4) (中文).
- ^ 李斗《揚州畫舫錄》:「梨園以副末開場,為領班。副末以下,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七人,謂之男角色;老旦、正旦、小旦、貼旦四人,謂之女角色;打諢一人,謂之雜。此江湖十二角色。」
- ^ 古兆申,陳春苗. 繞樑之美:曲唱的理論與實踐.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 130. ISBN 9789888572557.
歐陽玄稱讚周德清說:高安周德清,通聲音之學,工樂章之詞……所謂詞律兼優者
- ^ 古兆申,陳春苗. 繞樑之美:曲唱的理論與實踐.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 9. ISBN 9789888572557.
他們更意識到文字聲韻可能產生的聲音美感……
- ^ 古兆申,陳春苗. 繞樑之美:曲唱的理論與實踐.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 2–3. ISBN 9789888572557.
清代曲家徐大椿認為這是人聲之所以可貴的主要原因……
- ^ 李鳳亮. 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 秀威資訊科技. 2016: 166. ISBN 9789863263722.
崑曲用舞蹈、音樂將中國「詩」的意境表現無遺…… 張淑香
- ^ 王正來. 關于昆曲音樂的曲腔關系問題. 藝術百家 (江蘇省文化藝術研究院). 2004, (3): 55.
由此可知水磨崑腔依字行腔之規律相當嚴謹……嘗云:音樂之最高境界乃是音樂與語言之完美結合
- ^ 古兆申,陳春苗. 繞樑之美:曲唱的理論與實踐.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 10. ISBN 9789888572557.
魏氏把聲韻之美視為曲唱審美的核心價值……
- ^ 古兆申,陳春苗. 繞樑之美:曲唱的理論與實踐.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 27. ISBN 9789888572557.
歌聲發聲原理本於字音發聲,唐宋人已有所悟,故把聲韻學對字音發聲的研究成果,納入歌唱技術之中……
- ^ 古兆申,陳春苗. 繞樑之美:曲唱的理論與實踐.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 27. ISBN 9789888572557.
元、明、清三代,曲唱代詞唱而興,聲韻學與曲唱理論結合得更為緊密
- ^ 古兆申,陳春苗. 繞樑之美:曲唱的理論與實踐.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 154. ISBN 9789888572557.
明、清曲家從唱曲的角度,對《中原音韻》所代表的曲音,作了許多理論的修訂與補充
- ^ 古兆申,陳春苗. 繞樑之美:曲唱的理論與實踐.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 154. ISBN 9789888572557.
明、清二代所編曲韻不少,較著名的有……
- ^ 古兆申,陳春苗. 繞樑之美:曲唱的理論與實踐.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 89–90. ISBN 9789888572557.
崑曲唱念所用的「中州韻」,雖受元代周德清所編《中原音韻》的基礎音及曲音理論影響……
- ^ 古兆申,陳春苗. 繞樑之美:曲唱的理論與實踐.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 32. ISBN 9789888572557.
口法一詞雖由沈寵綏首先提出,卻由徐大椿(1693-1771)建立以此為核心的理論體系……
- ^ 古兆申,陳春苗. 繞樑之美:曲唱的理論與實踐.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 236. ISBN 9789888572557.
練行內所謂「噴口」的力度……每個字的發音位置要準確
- ^ 古兆申,陳春苗. 繞樑之美:曲唱的理論與實踐.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 47–49. ISBN 9789888572557.
徐大椿在〈出音必純〉一文談到……
- ^ 古兆申,陳春苗. 繞樑之美:曲唱的理論與實踐.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 53. ISBN 9789888572557.
歸韻時口腔造型的變化……
- ^ 古兆申,陳春苗. 繞樑之美:曲唱的理論與實踐.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 53–54. ISBN 9789888572557.
通常收結之音若為句逗所在……
- ^ 王正來. 關于昆曲音樂的曲腔關系問題. 藝術百家 (江蘇省文化藝術研究院). 2004, (3): 52.
水磨腔的性質……
- ^ 古兆申,陳春苗. 繞樑之美:曲唱的理論與實踐.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 243. ISBN 9789888572557.
頭、腹、尾相切唱法的觀點……
- ^ 李漁. 閒情偶寄. 清康熙十年(1671).
- ^ 古兆申,陳春苗. 繞樑之美:曲唱的理論與實踐.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 76. ISBN 9789888572557.
從發聲原理來說……
- ^ 禮記.
- ^ 李漁. 閒情偶寄. 清康熙十年(1671).
蓋詞曲中之高低抑揚,緩急頓挫,皆有一定不移之格,譜載分明,師傳嚴切,習之既慣,自然不出範圍。至賓白中之高低抑揚,緩急頓挫,則無腔板可按、譜籍可查,止靠曲師口
- ^ 李漁. 閒情偶寄. 清康熙十年(1671).
賓白之學,首務鏗鏘。一句聱牙,俾聽者耳中生棘;數言清亮,使觀者倦處生神。……則字字鏗鏘,人人樂聽,有“金聲擲地”之評矣。
韓啟超. 南昆念白聲學實驗分析(一). 中國音樂學 (中國藝術研究院). 2014, (4): 105.情緒起伏較大……如此曲情造就了演員在念白時,頻繁將字調音域範圍拉大,以突出劇情的戲劇化。
- ^ 古兆申,陳春苗. 繞樑之美:曲唱的理論與實踐.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 76. ISBN 9789888572557.
字念不好,曲也很難唱得到位
- ^ 韓啟超. 聲學視域下昆曲小生念白的字聲規律探賾. 戲曲藝術 (中國戲曲學院). 2020, (2): 103.
實驗材料是昆曲生行的兩個代表性劇目的念白段《牡丹亭·拾畫》(簡稱《拾畫》)和《長生殿·迎像》(簡稱《迎像》)
韓啟超. 南昆念白聲學實驗分析(一). 中國音樂學 (中國藝術研究院). 2014, (4): 102.實驗材料是選取南昆旦行代表劇目《牡丹亭·驚夢》、《玉簪記·偷詩》、《鐵冠圖·刺虎》三段念白
- ^ 韓啟超. 聲學視域下昆曲小生念白的字聲規律探賾. 戲曲藝術 (中國戲曲學院). 2020, (2): 107.
即韻白平均音高比說白高14.3個半音(一個八度為12個半音)
韓啟超. 南昆念白聲學實驗分析(一). 中國音樂學 (中國藝術研究院). 2014, (4): 105.韻白的平均音高是504Hz,中州韻平均音高是228Hz
- ^ 韓啟超. 聲學視域下昆曲小生念白的字聲規律探賾. 戲曲藝術 (中國戲曲學院). 2020, (2): 107.
韻白字的最低音高是91Hz……最高音高是833Hz
韓啟超. 南昆念白聲學實驗分析(一). 中國音樂學 (中國藝術研究院). 2014, (4): 105.韻白整體音域範圍是……跨越3個八度
- ^ 薛良. 歌聲的音域和聲區. 中國音樂 (中國音樂學院). 1984, (4): 64.
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在歌唱時,主要使用的是自然聲區,其幅度大多不超過一個半八度……聲音的平均音域,大約是一個半八度……(伍德斯)
孫曄. 淺談聲樂教學中藝術嗓音的構成. 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 (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 2003, (1): 154.未經訓練的歌唱者音域一般較窄,大約在十二度左右,稱為自然音域
- ^ 韓啟超. 南昆念白聲學實驗分析(一). 中國音樂學 (中國藝術研究院). 2014, (4): 102,105.
實驗材料是選取南昆旦行代表劇目……單字音高曲線跨越2個八度
韓啟超. 聲學視域下昆曲小生念白的字聲規律探賾. 戲曲藝術 (中國戲曲學院). 2020, (2): 107.音高變化幅度超過兩個八度的有12個字(占4.4%)
- ^ 薛良. 歌聲的音域和聲區. 中國音樂 (中國音樂學院). 1984, (4): 64-65.
歌唱聲音的音域超過兩個八度的是很少的……為什麼對同一分析對象會產生這樣不同的結論呢?主要還是對音域和可用音域的界限沒有清楚劃分的原因
孫曄. 淺談聲樂教學中藝術嗓音的構成. 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 (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 2003, (1): 154.經過訓練的歌唱者,其音域向高、低兩端擴展,可達兩個八度,甚至更寬,稱為歌唱音域。歌唱音域範圍內,歌唱者能最自如地唱出這些音域的範圍,稱為應用音域或可用音域……
- ^ 古兆申,陳春苗. 繞樑之美:曲唱的理論與實踐.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 77. ISBN 9789888572557.
四聲問題,是念白最核心的問題。這裡所講的四聲,自然是曲音的四聲,而且是明清崑曲曲音的四聲
- ^ 古兆申,陳春苗. 繞樑之美:曲唱的理論與實踐.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 77–78. ISBN 9789888572557.
所謂四聲,就是不同字音的音階走勢所形成的四種譜式,不但提供了字音在物理上的快慢、高低、長短、輕重及虛實……用「中州韻」來念
- ^ 古兆申,陳春苗. 繞樑之美:曲唱的理論與實踐.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 79–84. ISBN 9789888572557.
我們聽到演員念白時,平聲字……
- ^ 李漁. 閒情偶寄. 清康熙十年(1671).
世人但以音韻二字用之曲中,不知賓白之文,更宜調聲協律。世人但知四六之句平間仄,仄間平,非可混施叠用,不知散體之文亦復如是。
- ^ 古兆申,陳春苗. 繞樑之美:曲唱的理論與實踐.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 84. ISBN 9789888572557.
按四聲調式念白,已可形成基本的音樂框架
- ^ 古兆申,陳春苗. 繞樑之美:曲唱的理論與實踐.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 84. ISBN 9789888572557.
如要加強藝術效果,就必須分析說白內容
李漁. 閒情偶寄. 清康熙十年(1671).白有高低抑揚,何者當高而揚?何者當氏而揚?曰:若唱曲然。曲文之中,有正字,有襯字。每遇正字,必聲高而氣長,若遇襯字,則聲低氣短而疾忙帶過,此分別主客之法也。說白之中,亦有正字,亦有襯字,其理同,則其法亦同。
- ^ 李漁. 閒情偶寄. 清康熙十年(1671).
至於上場詩,定場白,以及長篇大幅敘事之文,定宜高低相錯,緩急得宜,切勿作一片高聲,或一派細語,俗言「水平調」是也
- ^ 李漁. 閒情偶寄. 清康熙十年(1671).
上場詩四句之中,三句皆高而緩,一名宜低而快。低而快者,大率宜在第三句,至第四句之高而緩,較首二句更宜倍之。
- ^ 古兆申,陳春苗. 繞樑之美:曲唱的理論與實踐.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 86–89. ISBN 9789888572557.
改調或變調而念……俞振飛對崑曲念白的研究最為深入。他總結自己實踐經驗寫成的〈念白要領〉……兩個高調的字重念的確不好聽……無非是為了更好地表現說白的意境
- ^ 李漁. 閒情偶寄. 清康熙十年(1671).
緩急頓挫之法,較之高低抑揚,其理愈精,非數言可了。……
- ^ 李漁. 閒情偶寄. 清康熙十年(1671).
其勢自能相生
- ^ 李漁. 閒情偶寄. 清康熙十年(1671).
常有因得一句好白,而引起無限曲情
- ^ 李漁. 閒情偶寄. 清康熙十年(1671).
又有因填一首好詞,而生出無窮話柄者。是文與文自相觸發
- ^ 声腔剧种. 中国大百科全书 第二版.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5000-7958-3.
- ^ 陳均. 空生嚴畔花狼籍-京都聆曲錄. 秀威資訊科技出版社. 2011: 53-74. ISBN 9789862218730.
這個十本二百四十齣的西遊記的戲《昇平寶筏》,就是從康熙一直編到了乾隆……乾隆初,純皇帝以海內昇平,命張文敏製諸院本進呈,以備樂部演習,凡各節令皆奏演……其曲文皆文敏親製,詞藻奇麗,引用內典經卷,大為超妙……三層大戲樓,這就是故宮裏頭的暢音閣……現在的舞臺的九倍……比如說神仙在第二層祿臺上亮相,然後通過第一層壽臺天花板上的天井,駕著五色祥雲冉冉而下……我們可以說,宮廷崑曲是崑曲的另一種面貌。
参考書目
[编辑]- 洪惟助:《崑曲辭典》,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年。
- 白先勇:《白先勇說崑曲》,台北市:聯經,2004年。
- 余秋雨:《極品美學:書法‧崑曲‧普洱茶》,臺北市:遠見天下 ,2015年。
- 陳均:《空生巖畔花狼籍:京都聆曲錄》,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2011年。
- 張衛東、陳均:《賞花有時‧度曲有道:張衛東論崑曲》,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2012年。
- 二十九位崑曲藝術家主講;大師說戲工作室製作:《崑曲百種‧大師說戲》,長沙市:湖南電子音像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