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得时
林得时 Arthur Reynolds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09年 英国白金汉郡切舍姆 |
逝世 | 2001年 |
职业 | 传教士 |
信仰 | 基督教 |
配偶 | 贾愉芳 |
父母 | 父:托马斯·弗雷德里克·雷诺兹 母:伊迪丝·艾米莉·雷诺兹 |
林得时(英語:Arthur Reynolds,1909年—2001年)是一位英国基督教传教士,受中国内地会(后来的海外基督使团)差遣,前往中国(1933-1951年)和日本(1952—1970年)传教。他出版了许多书籍,其中一些是他创作的,有些是他翻译自中文。
生平
[编辑]林得时出生在英国白金汉郡的切舍姆,父亲托马斯·弗雷德里克·雷诺兹(Thomas Frederick Reynolds),母亲伊迪丝·艾米莉·雷诺兹(Edith Emily Reynolds)是学校老师。他就读于阿默舍姆的查勒纳博士文法学校(Dr Challoner's Grammar School)。离开学校后,林得时曾在邮政总局的电话部工作。此后他向中国内地会申请去中国传教。他于1933年9月29日前往中国,在安庆接受语言训练后,派往山西省新绛传教。
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味着他直到1944年才能回到英国休假。正是在这次休假期间,他去了北安普敦郡韦灵伯勒,在一次传教士会议上发言,在那里遇到了贾愉芳(Joy Callis),是亨利和罗达·卡里斯的独女,后来成为他的妻子。
林得时回到中国后,1946年,贾愉芳也追随他,成为内地会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于1948年结婚,定居在重庆南纪门九块桥街[1],在那里生了两个儿子。中国共产党上台后,迫使他们离开中国,于1952年去日本传教。创建了姉崎教堂。在此期间,一个女儿和另一个儿子出生。另一个女儿后来在英国出生。
在1960年代,林得时夫妇曾被借调到日本中部先锋差会(CJPM)一段时间,然后回到海外基督使团,林得时在札幌担任北海道圣经学校的校长,讲授布道学以及其他课程。这些年间,他用日语出版了一本书,名为《讲道准备》,并担任日本福音派传教协会的副会长 Japan Evangelical Missionary Association [1] (JEMA) 以及该会的季刊Japan Harvest副主编,并《日本收获》,《日本收获》。日本正义与平等运动"季刊。
1971年,林得时因患心绞痛,夫妇俩被迫提前退休。退休后,他们定居在瓦灵顿。在退休期间,林得时担任伦敦的一个传教士培训学校--艾比基督教学校(Abbey Christian School)的兼职教师和牧师,翻译中国基督徒领袖王明道的著作,并且写了一本关于讲道的大部头著作,在1997年出版。
林贾愉芳于1995年去世,而林得时本人则在2001年去世。
参考
[编辑]- ^ 黄光域: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864页
- Reynolds, Arthur (1947), Change and Challenge in China, London, China Inland Mission [2]
- Reynolds, Arthur (date unknown), Sermon Preparation (published in Japanese)
- Reynolds, Arthur (1968), Pathway to Glory, London, 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 [3]
- Reynolds, Arthur (1997), Learning from Great Preachers, London, Avon Books [4]
- Wong, Ming-Dao (1981), tr. Reynolds, Arthur, A Stone Made Smooth, Southampton, Mayflower Christian Books [5]
- Wong, Ming-Dao (1983), tr. Reynolds, Arthur, Spiritual Food, Southampton, Mayflower Christian Books [6]
- Reynolds, Arthur, tr. (1988), Strength for the Storm, Singapore, OMF [7]
- Wong, Ming-Dao (1989), Day by Day, Crowborough, Highland Books [8]
- LYALL, LT (1954), A Biography of John Sung, London, China Inland Mission (p159)[9]
- ABRAHAMS, D (1983), Doug Man & Missionary, Sevenoaks, OMF (pp79-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