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學
中國禪宗 |
---|
佛教主題 |
禪學,指禪宗明心見性之學。禪即禪那(巴利語:jhāna;梵語:dhyāna)的簡稱,為六波羅蜜之一。禪宗視禪那為定、慧的通稱,修悟佛性的方法[1]。
定義
[编辑]禅那,意譯静慮、思惟修,指於一所緣境繫念寂靜,正審思察[2],專指色界四禪[3]。佛陀及其弟子多以四禪力證入涅槃。禪的主要形式是禪坐,俗稱為“打坐”,門徑為入出息念和不淨觀(又稱二甘露道),進而修行四念處。
禪宗認為參禪不只是打坐,行住坐臥皆可修心參禪(阿含經[4]和天台止觀[5]亦說此),最要者是心契佛性[6]。又,禪宗指經論所說禪那,為如來禪。而以菩提達磨所傳心印為祖師禪。此區別或起自仰山慧寂。據傳燈錄(仰山章)曰:「師問香嚴:師弟近日見處如何?嚴曰:某甲卒說不得,乃有偈曰: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無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師曰:汝只得如來禪。未得祖師禪。」
亦有人認為如來禪外實無祖師禪。《從容錄》第三十六則︰「和尚近日尊位如何﹖是他不說如來禪、祖師禪,只道箇日面佛、月面佛。」道元曾斥︰「如來禪、祖師禪,往古不傳今妄傳。迷執虛名何百歲,可憐末世劣因緣。」,又說:「被十二時使,許會祖師禪。老僧使得十二時許,許老僧會如來禪,這箇是超佛越祖底道理。」
類型
[编辑]楞伽經四種禪
[编辑]- 愚夫所行禪(bālopacārika-dhyāna):知「人無我」,見自、他身,皆是無常、苦、不淨相。如是觀察,漸次增勝至無想滅盡定。
- 觀察義禪(artha-pravicaya-dhyāna):知自、共相人無我,亦離外道自、他俱作,於「法無我」諸地相義,隨順觀察。
- 攀緣真如禪(tathatālambana-dhayāna):謂若分別無我有人、法二種,是虛妄念,若如實知彼念不起。
- 如來禪(tathāgata-dhyāna):入佛地住自證聖智(pratyātmârya-jñāna)三種樂,為諸眾生作不思議事。
宗風
[编辑]- 公案:禪宗把禪師之間或與弟子對話間的機鋒、棒喝等應對言行記錄下來,用作參禪悟道、鑑別是非、衡量迷悟的準則,即是禪門公案。公案開始於唐代而興盛於宋朝。其應用形式可分為:
- 默照禪:又稱“只管打坐”。曹洞宗宏智正覺所倡禪風。以坐空塵慮,默然靜照,兀兀坐定,唯以無所得、無所悟坐禪。
- 話頭禪:又稱“看話頭”。臨濟宗楊岐派大慧宗杲所倡禪風。就古人公案,專門參看一則話頭起疑情,以杜塞思量分別,摧破情識。
禪宗與道家
[编辑]托马斯·默顿認為唐代的禅师才是真正继承了庄子思想影响的人。《道德经》的第一、二两章便说出了禅的形而上基础。禅宗强调内心的自证,和庄子的“坐忘”、“心齋”和“朝徹”等是一致的。
註釋
[编辑]- ^ 禪源諸詮集都序:「禪是天竺之語,具云禪那。中華翻為思惟修,亦名靜慮,皆定慧之通稱也。源者是一切眾生本覺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稱為禪那。此性是禪之本源,故云禪源」
- ^ 《俱舍論頌疏》卷28:「問:何等名為靜慮?答:由定寂靜,慧能審慮,故慮體是慧,定有靜用及生慧慮,故名靜慮。」
- ^ 《大智度論》卷28:「四禪亦名禪,亦名定,除四禪,諸餘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為禪。」
- ^ 《中阿含·念處經》:「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 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 ,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
- ^ 《摩訶止觀》:「非行非坐三昧者。上一向用行坐,此既異上,為成四句故名非行非坐,實通行坐及一切事,而南嶽師呼為隨自意,意起即修三昧,大品稱覺意三昧。意之趣向皆覺識明了,雖復三名實是一法。今依經釋名:覺者照了也,意者心數也,三昧如前釋,行者心數起時,反照觀察,不見動轉,根原終末,來處去處,故名覺意。」
- ^
研究書目
[编辑]- 吳汝鈞:《遊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懐》(臺灣學生書局,1993)。
- 柳田聖山著,吳汝鈞譯:《中國禪思想史》(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 忽滑谷快天著,朱謙之譯:《中國禪學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 顾明栋:〈“离形去知,同于大通”的宇宙无意识——禅宗及禅悟的本质新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山东大学《文史哲》2016年第3期(總第3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