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国旗
用途 | 國旗、民用旗(海)、政府旗(海) |
---|---|
比例 | 2:3[1] |
啟用日期 | 2010年10月21日 |
用途 | 軍旗(陸) |
啟用日期 | 约1990 |
緬甸國旗是東南亞國家緬甸所使用的旗幟。緬甸政府在2010年根據2008年通過的《緬甸聯邦共和國憲法》[2]有關國家標誌的規定,修改國旗圖案。並於2010年10月21日正式啟用新國旗,國旗樣式為黃綠紅三色加一顆白色五角星[3]。
樣式與含義
[编辑]- 外觀為黃綠紅三條線,中間有一顆白色巨大五角星[3]。黄色象征团结,绿色象征和平、安宁以及代表青葱翠绿的国家,红色象征勇敢和决心。白色五角星代表聯邦永久长存。此三色旗的樣式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日本支持下建國的緬甸國國旗类似(不過顏色略有調整),唯一的差異在於,緬甸國國旗的中心不是白星,而是象徵貢榜王朝的綠孔雀。
顏色標準 | 黃 | 白 | 綠 | 紅 |
---|---|---|---|---|
Pantone | 116 | N.A. | 361 | 1788 |
網頁顏色標準 | #FFCD00 | #FFFFFF | #43B02A | #EE2737 |
RGB | 255-205-0 | 255-255-255 | 67-176-42 | 238-39-55 |
CMYK | 0-10-98-0 | 0-0-0-0 | 68-0-100-0 | 0-93-82-0 |
更换国旗
[编辑]2006年11月10日的一次宪法会议上提出新国旗方案,新国旗由等宽的绿、黄、红三色横条带和左上角一颗白星组成。[4]2007年9月又提出另一个方案,该方案中白星放在旗面中央并被放大,色条排列也变为黄、绿、红。[4]
采用新国旗
[编辑]2007年9月提议的新国旗包含在2008年缅甸宪法中,并在2008年缅甸宪法公投中获得承认。[5]政府官员被要求在当地时间2010年10月21日下午3点前降下旧国旗[6],还传出要求保证焚毁所有旧国旗的命令。[5]直到国旗更换后不久,国家媒体才宣布采用新国旗。[6]
执政党全民盟在2019年7月提出了一系列宪法修正案,其中包括更改国旗的修正案。全民盟、掸族民主联盟、佐米民主代表大会、缅甸民族团结党四个政党提出了四种新国旗的旗帜设计。[7]全国民主联盟首先提议更改国旗,因为他们不认为2010年采用的国旗得到缅甸人民的充分支持。[8]提议的标志基于该国家独立时所采用的国旗,是一面紅底旗幟,左上角為藍底,中間有一顆白色巨大五角星和14个较小的白色五角星,象徵十四個行政單位。 左上角蓝色旗帜内是代表联邦的大白星,周围是代表该国邦和地区的14个较小的白星。 [9]
2019年新国旗草案
[编辑]2019年民盟提出的建议国旗案
[编辑]执政党全国民主联盟于2019年7月提出了一系列宪法修正案,其中包括更改国旗的修正案。全国民主联盟提议更改国旗,因为他们不认为2010年采用的国旗得到缅甸人民的充分支持。[10]提议的标志基于该国家独立时所采用的国旗,是一面紅底旗幟,左上角為藍底,中間有一顆白色巨大五角星和14个较小的白色五角星,象徵十四個行政單位。 左上角蓝色旗帜内是代表联邦的大白星,周围是代表该国邦和地区的14个较小的白星,简单来说是把1974年版本的国旗左上角的齿轮和麦穗改为一颗大白色五角星。[11]
國旗歷史
[编辑]独立前反殖民旗帜的影响
[编辑]1930年,缅甸亚洲青年党(又称我缅人协会)采用黄、绿、红三色旗, (緬甸語:သုံးရောင်ခြယ်,[12]1935年,在三色旗中央添加了一只孔雀。[13] 1938年,缅甸亚洲青年党的左翼分子用锤子和镰刀取代了孔雀。在英国统治缅甸期间,这两种三色旗都被反殖民主义者广泛使用。缅甸独立军也使用过孔雀旗,缅甸邦在1943年至1945年期间采用它作为国旗。[14]1943年,推出了孔雀风格化的版本。此版本由缅甸国防军使用(孔雀为红色),并由缅甸国使用(孔雀为金色)。有两首同名歌曲“ 緬甸語:သုံးရောင်ခြယ်သီချင်း”(意为“三色歌”),由两位不同的作曲家创作,讲述了三色象征背后的含义以及缅甸人民的希望。
- 缅甸亚洲青年党旗帜,最早的三色旗 (1930)
- 缅甸亚洲青年党旗帜,旗帜中央添加孔雀 (1935)
- 缅甸亚洲青年党旗帜,左翼共产主义者使用的旗帜 (1938)
- 缅甸亚洲青年党旗帜,左翼共产主义者使用的旗帜 (1938)
- 缅甸独立军军旗 (1942)
- 缅甸国 (1943年原版旗帜)
- 缅甸国旗帜
- 缅甸国防军 (1943年)
在这三色旗中,黄色象征着佛教和教育,绿色代表谷物、农作物、矿物和珠宝,红色象征着勇敢或勇气,孔雀代表着贡榜王朝。
抵抗旗帜
[编辑]1945 年,缅甸国民军倒戈,与当地抵抗力量并肩抗日。一面新旗帜被采用,底色为红色,上方有一颗白星,被称为“抗日旗帜”。
影响
[编辑]三色旗和抵抗旗与殖民前和独立后的国旗一起被描述为“国旗”。[15][16][17][18] 1948-1974 年的国旗暗示并尊重抵抗旗,而所有的三色旗都被现行国旗提及和尊重。前任國旗採用於1974年1月3日,奈溫執政時期。是一面紅底旗幟,左上角為藍底,上有白色十四五角星,象徵十四個行政單位。中間為齒輪和稻的圖案,是工農的象徵。紅色象徵人民的英勇和果敢,白色弘揚了緬甸人純潔的天性和美德,藍色則是和平與統一的象徵。
封建王朝時期旗幟 | 英屬殖民地時期旗幟 | 日據和傀儡政權旗幟 | ||||||||||||||||||||||||||||||||||||
|
|
| ||||||||||||||||||||||||||||||||||||
缅甸獨立後國旗 | |||||||||||||||
| |||||||||||||||
其他旗帜
[编辑]- 缅甸民船旗(1952-1974)
- 缅甸民船旗(1974-2010)
- 缅甸总统旗(1948-1962)
军警部队
[编辑]- 缅甸陆军旗(约1990年起使用)
- 缅甸陆军旗 (1948-约1990)
- 缅甸海军旗 (1994年起使用)
- 缅甸海军旗(1948-1974)
- 缅甸海军旗(1974-1994)
- 缅甸空军旗(约2010年起使用)
- 缅甸空军旗(1948-1974)
- 缅甸空军旗(1974-约2010)
- 缅甸國防部旗
- 缅甸警察部队旗
- 边防部队旗
地方旗帜
[编辑]- 克欽邦旗幟 (2010年起使用)
- 克欽邦旗幟 (2010年之前)
- 克耶邦旗幟 (2010年起使用)
- 克耶邦旗幟 (1974-2010)
- 克倫邦旗幟
- 孟邦旗幟 (1974-2018)
- 若開邦旗幟 (约2002年起使用)
- 若開邦旗幟 (约2002年之前)
- 佤邦旗幟
旧旗帜类似旗帜
[编辑]1948年-1974年,以及1974年-2010年間採用的缅甸国旗,其樣式与萨摩亚国旗、中华民国国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台灣民眾黨黨旗相似,有时易導致混淆。[23]依照TVBS新聞報導,淡江大學東南亞所副教授林若雩表示,緬甸獨立前,與中華民國政府走得近,原因是需要外力支持,把英國趕走,所以類似的國旗設計是有這樣的淵源。[24]
1949年,南京被解放軍圍攻時,緬甸駐南京大使館不得不修改國旗,因為它與中華民國國旗相似。[25]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期間,由於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不能被攜帶進入會場,有部分台灣棒球迷攜帶当时的緬甸國旗進入棒球賽現場為中華成棒隊加油。[26]
缅甸历史上的旗帜 | 与缅甸国旗相似国旗 | 其他旗帜 |
|
目前情况
[编辑]但在2010年10月21日緬甸採用新國旗後,緬甸國旗與以上旗幟的相似度大幅減少。[3]
新旗帜类似旗帜
[编辑]2010年开始采用的缅甸新国旗,其樣式则与玻利维亚国旗、立陶宛国旗、加纳国旗、社會主義衣索比亞國旗、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國旗以及緬甸其國境內面積最大和人口最多的撣邦旗等相似。
新国旗设计方案类似旗帜
[编辑]- 缅甸國旗草圖
参考文献
[编辑]- ^ State Flag Law with State Peace and Development Council Law (8/2010)
- ^ 缅甸启用新国旗国徽 现军政府下月移交国家权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浪网,2010年10月21日(简体中文)
- ^ 3.0 3.1 3.2 緬甸更改國旗圖案 與我國國旗相似度減少[永久失效連結](繁體中文)
- ^ 4.0 4.1 Tai, Yu-liang. 緬甸 Myanmar/Burma. [2010-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6) (中文(繁體)).
- ^ 5.0 5.1 Birsel, Robert. Myanmar gets new flag, official name, anthem. 路透社 (http://www.webcitation.org/5thEflNof). 2010-10-21 [2010-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7).
- ^ 6.0 6.1 Myanmar unveils new flag. AP (海峡时报). 2010-10-21 [2010-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24).
- ^ မြန်မာနိုင်ငံ အလံကိုပြောင်းချင်သူတွေ. BBC. 17 July 2019 [2020-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9).
- ^ Cho, Phyo Thiha. NLD Wants Military Lawmakers Out of Parliament By 2035… And a New National Flag. Myanmar Now. 24 July 2019 [10 Dec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8) (英语).
- ^ Thar, Hein. NLD among four parties seeking new national flag. Frontier Myanmar. 24 July 2019 [10 Dec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8) (英语).
- ^ 存档副本. [2019-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8).
- ^ https://frontiermyanmar.net/en/nld-among-four-parties-seeking-new-national-flag?fbclid=IwAR3noHXIqkD0DJF7GdRBZq-h9_evvHK-Q6YZA8ed8lzJ7m_g86b-AXINiaY
- ^ ဗိုလ်အေးမောင်. နိုင်ငံတော်အလံနှင့်နေ့ထူးများ THE NATIONAL FLAG AND THE SIGNIFICANT DAYS OF THE UNION OF BURMA. Rangoon: Burma Translation Society. 1955 [26 March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1 December 2022) (缅甸语).
- ^ တို့ဗမာအစည်းအရုံးသမိုင်း [Dobama Asiayone history]. စာပေဗိမာန်. 1976 (缅甸语).
- ^ Khin Yi. The Dobama Movement in Burma (1930-1938).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8: 39 [22 March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8 February 2022).
- ^ ဝရဇိန် (ဆရာစံမြေ). မြန်မာ့သမိုင်းဝင်အလံများနှင့် မြန်မာခေါင်းဆောင်များ [Myanmar's Historical Flags and Myanmar Leaders]. September 2011 [22 March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6 November 2022).
- ^ ရန်ကုန်နေ့စဉ်သတင်းစာ THE RANGOON DAILY အတွဲ င။ ၁၃၀၉ ခု။ ပြာသိုလဆုတ် ၉ ရက် တနင်္ဂနွေနေ့။ SUNDAY 4 January 1948 အမှတ် ၅၃. [22 March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9 September 2023).
- ^ A stamp issued on 2 March 1974. [22 March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9 September 2023).
- ^ Flags flown in Maha Bandula Park on 2 January 2018. [22 March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11 August 2022).
- ^ ချင်းပြည်နယ်အလံဒီဇိုင်းရေးဆွဲသူ ဒေါက်တာတမ်အောင်လိန်းကွယ်လွန်. Zalen Media. 20 Nov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7) (缅甸语).
- ^ Khant, Naung. Mon State Hluttaw approves picture of golden hamsa on red background as Mon State flag. Burma News International. 8 June 2018 [21 August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5) (英语).
- ^ ပပ်ႉလၵ်းၼမ်း မုၵ်ႉၸုမ်းၸၢဝ်းၶိူဝ်းတႆး၊ ၼႃႈ - ၂
- ^ ပပ်ႉလၵ်းၼမ်း မုၵ်ႉၸုမ်းၸၢဝ်းၶိူဝ်းတႆး၊ ၼႃႈ - ၂
- ^ 沖繩車站介紹台灣,誤植緬甸國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NOWnews,2010年5月23日(繁體中文)
- ^ 日本爆烏龍!錯把緬甸國旗當我國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
- ^ ဒီမိုကရက်တစ် တရားမျှတမှုကို ကိုယ်တိုင် ကျင့်ဆောင်ခဲ့တဲ့ တရားဝန်ကြီးချုပ်. BBC. 13 August 2010 [2022-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4) (缅甸语).
- ^ 球迷揮緬甸國旗 挑戰官方尺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由時報(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