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佔領海地

美國佔領海地
香蕉戰爭的一部分

1915年迪皮提要塞戰役英语Battle of Fort Dipitie期間,美軍陸戰隊與一個海地嚮導在巡邏叢林
日期1915年7月28日-1934年8月1日
(19年4天)
地点
结果 美軍勝利
参战方
 美国
 海地政府
海地 海地反抗軍
指挥官与领导者
美国 伍德罗·威尔逊
美国 斯梅德利·巴特勒
美国 肯普·克里斯蒂安(Kemp Christian)
美国 杰拉爾德·C·托馬斯英语Gerald C. Thomas
美国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海地 約瑟帕特·讓-約瑟夫(Josaphat Jean-Joseph)
海地 查勒邁恩·佩爾特英语Charlemagne Péralte
海地 伯努瓦·巴特拉維爾(Benoit Batraville)
兵力

第一次卡科戰爭:
2,029名士兵[1]

第二次卡科戰爭:
1,500名美軍[1]
2,700名海地憲兵[1]
第一次卡科戰爭:
5,000人[1]
伤亡与损失

第一次卡科戰爭:
3人戰死
18人負傷[1]

第二次卡科戰爭:
28名美軍戰死[1]
70名海地憲兵戰死[1]

第一次卡科戰爭:
200人戰死[1]

第二次卡科戰爭:
超過2,000人戰死[1]
3,250–15,000 海地人丧命[2][3]
数百至5,500人因强迫劳动身亡[4]

美国占领海地始於1915年7月28日,33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授权下在海地太子港登陆,为的是控制海地的政治和金融利益。美国对海地日益产生的商业利益助长了入侵行动和随後的占领。海地多年的社会经济不稳定之後,7月的美国干预接着发生,最终导致海地总统维尔布兰·纪尧姆·萨姆遭叛乱者暗杀,因为这些叛乱份子对前总统下令处决反对派精英感到愤怒。在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重申1933年8月的脱离接触协议后,占领于1934年8月1日结束。权力正式移交给美国扶持的海地宪兵队,最后一支海军陆战队分队于1934年8月15日离开。

在占领期间,海地有3名新总统,尽管美国通过戒严令创造海地宪兵队引导占领军政府统治。在此期间仍发生了两次重大叛乱,导致数千名海地人丧命,海军陆战队和宪兵队多次侵犯人权,做出酷刑和即时枪决黑人苦力被用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也导致数百至数千人死亡。在美国占领下,大多数海地人继续过着贫困的生活,而美国将权力由少数海地人重新掌握,他们有的是带有法裔混血的海地穆拉托人

背景

[编辑]

1791年开始的奴隶起义英语Slave rebellion导致了1804年海地革命的成功,这让生活在美国南部支持奴隶制的人们感到恐惧,他们担心这会激励其他黑奴群起反抗[5]。蓄奴致富的美国人的这种情绪也让美国和海地的关系紧张,美国最初拒绝承认海地独立,而奴隶主则主张对这个新成立的加勒比国实施贸易禁运[5]。而海地的赔款争议英语Haiti indemnity controversy,由於海地独立给法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法国于1825年通过炮舰外交强加。这造成了海地经济不稳,该国在19世纪後期得用其国家财政的80%用於偿还外国债务[6]

海地从法国独立後的几十年,控制海地在美国一直有很大的市场[7]。根据美国国务院的一些说法,作为「确保美国在西印度群岛的战略防御和经济利益」的一种尝试,美国总统安德鲁·约翰逊于1868年开始寻求吞并包括海地在内的伊斯帕尼奥拉岛[7]。1890 年,总统本杰明·哈里森国务卿詹姆斯·G·布莱恩的建议下,命令海军少将班克罗夫特·盖拉尔迪英语Bancroft Gherardi游说新任海地总统弗洛维尔·伊波利特将港口租给美国,结果导致圣尼古拉斯事件英语Môle Saint-Nicolas affair发生[8][9]。美国在海地执行炮舰外交,盖拉尔迪乘坐费城号战舰英语USS Philadelphia (C-4)和他的舰队抵达首都太子港,要求收购莫勒圣尼古拉英语Môle-Saint-Nicolas。然而伊波利特拒绝了任何协议,因为海地人对美国舰队的存在感到愤怒。但是《纽约时报》写道:海地人半野蛮的思想认为这是一种暴力威胁[8][9]。盖拉尔迪1891年返回美国后,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海地在短时间内将经历进一步的不稳定,这表明未来的海地政府将不得不遵从美国的要求[8]

罗斯福推论也影响了海地与美国的关系[10]。到1910年,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总统已向海地提供大笔贷款以偿还外债,但由于债务规模太大,这被证明是徒劳的[7]

德国的存在

[编辑]

美国并不担心法国的影响,尽管德国在海地的影响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7]。德国曾干预海地,包括1897年的吕德斯事件英语Lüders affair,并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影响其他加勒比国家。德国也越来越敌视美国在门罗主义下对该地区的统治。德国国民控制了该国约80%的国际贸易。他们在海地角太子港拥有并经营公用事业,如在太子港的主要码头和有轨电车上,并在库萨平原修建铁路[11]

德国社区也比其他外国的高加索人更愿意融入海地社会,而且比数量更多的法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些德国人还与海地的非裔法国人的家庭结婚,从而绕过宪法禁止外国人拥有土地的规定。德国居民与他们的祖国保持密切关系,有时还帮助德国在海地布建军事情报网络。他们担任海地的不计其数革命的资助者,并以高利率向相互拉锯的政治派别提供浮动贷款[11]

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lodfelter. Warfare and Armed Conflicts: A Statistical Encyclopedia of Casualty and Other Figures, 1492-2015. 2017: 378. 
  2. ^ Hans Schmidt. The United States Occupation of Haiti, 1915–1934.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71: 102. ISBN 9780813522036. 
  3. ^ Farmer, Paul. The Uses of Haiti. Common Courage Press. 2003: 98. 
  4. ^ Belleau, Jean-Philippe. Massacres perpetrated in the 20th Century in Haiti. Sciences Po. 2016-01-25 [2021-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June 2, 2021) (英语). 
  5. ^ 5.0 5.1 Bauduy, Jennifer. The 1915 U.S. Invasion of Haiti: Examining a Treaty of Occupation. Social Education. 2015, 79 (5): 244–249. 
  6. ^ Alcenat, Westenly. The Case for Haitian Reparations. Jacobin. [2021-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26, 2021) (美国英语). 
  7. ^ 7.0 7.1 7.2 7.3 U.S. Invasion and Occupation of Haiti, 1915–34.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2007-07-13 [2021-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November 20, 2019) (英语). 
  8. ^ 8.0 8.1 8.2 Home Again from Haiti. The New York Times. 17 May 1891: 5. 
  9. ^ 9.0 9.1 Jacques Nicolas Léger. Haiti: Her History and Her Detractors 维基文库有与“:en:Haiti: Her History and Her Detractors/Part I: Chapter XXII”相关的信息 [海地历史与她的诋毁者们]. New York; Washington: The Neale Pub. Co. 1907: 245–247 (英语).  公有领域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领域的内容。
  10. ^ Paul Farmer, The Uses of Haiti (Common Courage Press: 1994)
  11. ^ 11.0 11.1 Schmidt, 35.

参考书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