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號驅逐艦
襄陽號驅逐艦 Hsiang Yang | |
---|---|
概觀 | |
艦種 | 驅逐艦 |
艦名出處 | 湖北省襄陽 |
擁有國 | 中華民國 |
艦級 | 陽字號 |
製造廠 | 伯利恆鋼鐵公司 |
動工 | 1943年7月30日 |
下水 | 1943年12月28日 |
服役 | 1970年4月25日 |
退役 | 1984年9月1日 |
除籍 | 艦體拆解 |
技术数据 | |
空載排水量 | 2,200公噸(2,170長噸;2,430短噸) |
滿載排水量 | 3,320公噸(3,270長噸;3,660短噸) |
全長 | 376.6英尺(114.8米) |
全寬 | 40.1英尺(12.2米) |
吃水 | 19英尺(5.8米) |
最高速度 | 34節(63公里每小時;39英里每小時) |
襄陽號驅逐艦(英語:Hsiang Yang,舷號:DD-901),為中華民國海軍的陽字號驅逐艦之一,為美援艦艇之一,前身為美國海軍艾倫·M·桑拿級布魯殊號驅逐艦,襄陽艦曾和美軍進行中美最後一次的水面艦艇聯合作戰演習,此外,襄陽軍艦也是三艘裝備37系統的陽字號之一。
艦歷
[编辑]1944年7月30日,在伯利恆鋼鐵公司開工建造。
1969年12月9日美國將布魯殊號驅逐艦移交中華民國,翌年2月1日返國後正式成軍服役,舷號DD-1[1]。
1977年4月襄陽軍艦納為62.2特遣支隊,擔負巡弋護航任務時接獲海軍總司令部密電,命令襄陽軍艦即刻返航,準備專送當時行政院院長蔣經國赴烏址巡視[2]。
1980年間,舷號一度改為DD-986等; 但後又改為固定DD-901,1985年9月1日由於主機嚴重損壞,艦體也老舊不堪而除役。
歷任艦長
[编辑]順序 | 姓名 | 軍銜 | 上任日期 | 卸任日期 |
---|---|---|---|---|
1 | 李光儀 | 上校 | 1970年2月1日 | 1971年6月30日 |
2 | 翁國樑 | 上校 | 1971年11月19日 | 1973年1月16日 |
3 | 許志傑 | 上校 | 1973年1月16日 | 1973年8月1日 |
4 | 黃瑞芳 | 上校 | 1973年8月1日 | 1974年12月15日 |
5 | 羅海賢 | 上校 | 1974年12月15日 | 1976年6月30日 |
6 | 董杭生 | 上校 | 1976年6月30日 | 1978年2月27日 |
7 | 葉可蔚 | 上校 | 1978年2月27日 | 1979年12月4日 |
8 | 孫華本 | 上校 | 1979年12月4日 | 1981年6月15日 |
9 | 江鶩 | 上校 | 1981年6月15日 | 1982年11月30日 |
10 | 郭充豐 | 上校 | 1982年11月30日 | 1984年4月2日 |
11 | 吳軍梁 | 上校 | 1984年4月2日 | 1984年7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