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阳郡
历代变更 | |
---|---|
設置 | 西晉 |
使用状况 | 江西省九江市 |
西晉 | 尋陽郡 |
南北朝 | 尋陽郡(宋) 尋陽郡(齊) 尋陽郡(梁) 尋陽郡(陳) |
隋朝 | 江州→九江郡(607年) 改稱為江州(621年) |
唐朝 | 江州→潯陽郡(742年) 改稱為江州(758年) |
建置沿革
[编辑]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以廬江郡之尋陽縣、武昌郡之柴桑縣、豫章郡之彭澤縣立尋陽郡,治尋陽,隶江州。後省尋陽縣,尋陽郡改治柴桑。東晉時,以流民僑立安豐、松滋二郡於尋陽郡,遙隸楊州。晉安帝時,省安豐、松滋二郡為松滋縣,隸於尋陽郡。[1]南齊土斷時省松滋縣。[2]
南朝梁時,分柴桑縣僑立汝南縣。梁敬帝太平二年(557年),置西江州,尋陽郡改隸西江州。[3]陳文帝天嘉六年(565年),省西江州,尋陽郡改隸江州。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滅陳,廢尋陽郡以及汝南、柴桑二縣,立尋陽縣,其地屬江州。[4]
人口
[编辑]行政長官
[编辑]尋陽太守(304年—460年)
[编辑]- 周訪,字士達,汝南安城人,晉懷帝永嘉五年(311年)出任。[5]
- 周光,汝南安城人,晉明帝時在任。[5]
- 褚誕,晉成帝時在任。[6]
- 袁真,晉康帝時在任。[7]
- 庾統,字長仁,東晉時在任。[7]
- 熊鳴鵠,東晉時在任。[8]
- 趙惔,晉安帝時在任。[9]
- 虞丘進,字豫之,東海郯人,晉安帝義熙八年(412年)在任。[10]
- 鄧文子,宋時在任。[11]
- 袁洵,陳郡陽夏人,宋文帝時在任。[12]
- 羊瞻,泰山南城人,宋文帝元嘉末卒官。[13]
- 劉延孫,彭城呂人,宋孝武帝元嘉三十年(453年)在任。[14]
- 陸展,吳郡吳人,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伏誅。[15]
- 張悅,宋孝武帝孝建三年(456年)離任。[16]
- 沈法系,字體先,吳興武康人,宋孝武帝時在任。[17]
- 袁顗,字景章,陳郡陽夏人,宋孝武帝大明二年(458年)出任,四年(460年)改為內史。[18]
尋陽內史(460年—466年)
[编辑]- 袁顗,字景章,陳郡陽夏人,宋孝武帝大明四年(460年)由太守改號,五年(461年)離任。[18]
- 鄧琬,字元琬,豫章南昌人,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出任。[18]
- 沈攸之,字仲達,吳興武康人,宋明帝泰始元年(465年)出任。[18]
尋陽太守(466年—479年)
[编辑]- 沈攸之,字仲達,吳興武康人,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由內史改號。[19]
- 吳喜,吳興臨安人,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出任。[20]
- 劉休,字弘明,沛郡相人,宋順帝昇明二年(478年)離任。[21]
- 沈沖,字景綽,吳興武康人,宋順帝昇明二年(478年)在任。[21]
- 王秀之,字伯奮,琅邪臨沂人,宋順帝昇明二年(478年)在任。[22]
尋陽相(479年—498年)
[编辑]- 丘靈鞠,吳興烏程人,齊高帝建元二年(480年)到四年(482年)在任。[23]
- 垣榮祖,字華先,下邳人,齊武帝永明二年(484年)出任。[24]
- 曹虎,字士威,下邳下邳人,齊武帝時領。[25]
- 王廣之,字林之,沛郡相人,齊武帝時在任。[26]
- 袁昂,字千里,陳郡陽夏人,齊武帝時在任。[27]
尋陽太守(498年—582年)
[编辑]- 張稷,字公喬,吳郡人,齊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年)在任。[28]
- 褚緭,河南人,梁武帝天監元年(502年)由陳伯之任命,後隨陳伯之敗走北魏。[29]
- 袁昂,字千里,陳郡陽夏人,梁武帝天監三年(504年)到六年(507年)在任。[27]
- 傅昭,字茂遠,北地靈州人,梁武帝天監六年(507年)到七年(508年)在任。[30]
- 韋放,字元直,京兆杜陵人,梁武帝天監七年(508年)在任。[31]
- 沈瑀,字伯瑜,吳興武康人,梁武帝天監七年(508年)到八年(509年)在任。[32]
- 陸倕,字佐公,吳郡吳人,梁武帝天監中在任。[33]
- 江革,字休映,濟陽考城人,梁武帝天監中在任。[34]
- 到洽,字茂沿,彭城武原人,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到大通元年(527年)在任。[33]
- 江革,字休映,濟陽考城人,梁武帝中大通元年(529年)出任。[34]
- 盧廣,范陽涿人,梁武帝時在任。[35]
- 劉顯,字嗣芳,沛國相人,梁武帝大同三年(537年)到六年(540年)在任。[36]
- 張嵊,字四山,吳郡人,梁武帝中大同元年(546年)離任。[37]
- 韋載,字德基,京兆杜陵人,梁元帝太清四年(550年)承制時在任。[38]
- 王固,字子堅,琅邪臨沂人,梁元帝承聖元年(552年)到三年(554年)在任。[39]
- 莫景隆,陳文帝天嘉三年(562年)離任。[40]
- 華皎,晉陵暨陽人,陳文帝天嘉三年(562年)到六年(565年)在任。[41]
- 孔奐,字休文,會稽山陰人,陳廢帝光大二年(568年)到陳宣帝太建三年(571年)在任。[39]
- 蔡景歷,字茂世,濟陽考城人,陳宣帝太建三年(571年)出任。[42]
- 陸瓊,字伯玉,吳郡吳人,陳宣帝太建四年(572年)出任。[43]
- 陸見賢,吳郡吳人,陳宣帝太建中在任。[44]
尋陽內史(582年—589年)
[编辑]國主
[编辑]南朝宋尋陽國(460年—466年)
[编辑]尋陽國(460年—466年)丨食邑2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尋陽郡王 | 劉子房 | 460年—466年 | 宋孝武帝第六子 |
南朝齊尋陽國(479年—498年)
[编辑]尋陽國(479年—498年)[47] | |||||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3000戶→4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尋陽郡開國公 | 王敬則 | 479年—498年 | ||
伏誅,國除 |
南朝陳尋陽國(582年—589年)
[编辑]尋陽國(582年—589年)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尋陽郡王 | 陳叔儼 | 582年—589年 | 陳宣帝第十五子 |
参見
[编辑]參考文獻
[编辑]- ^ 1.0 1.1 《宋書 卷三十六 志第二十六》
- ^ 《南齊書 卷十四 志第六》
- ^ 《梁書 卷六 本紀第六》
- ^ 《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 ^ 5.0 5.1 《晉書 卷五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 ^ 《晉書 卷六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 ^ 7.0 7.1 《晉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
- ^ 《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三十》
- ^ 《宋書 卷六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
- ^ 《宋書 卷四十九 列傳第九》
- ^ 《宋書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 ^ 《宋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十二》
- ^ 《宋書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
- ^ 《宋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
- ^ 《宋書 卷九十二 列傳第五十二》
- ^ 《宋書 卷六 本紀第六》
- ^ 《宋書 卷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 ^ 18.0 18.1 18.2 18.3 《宋書 卷八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 ^ 《宋書 卷七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 ^ 《宋書 卷八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
- ^ 21.0 21.1 《南齊書 卷三十四 列傳第十五》
- ^ 《南齊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二十七》
- ^ 《南齊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三十三》
- ^ 《南齊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九》
- ^ 《南齊書 卷三十 列傳第十一》
- ^ 《南齊書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
- ^ 27.0 27.1 《梁書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五》
- ^ 《梁書 卷十六 列傳第十》
- ^ 《梁書 卷二十 列傳第十四》
- ^ 《梁書 卷二十六 列傳第二十》
- ^ 《梁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二》
- ^ 《梁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七》
- ^ 33.0 33.1 《梁書 卷二十七 列傳第二十一》
- ^ 34.0 34.1 《梁書 卷三十六 列傳第三十》
- ^ 《梁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二》
- ^ 《梁書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四》
- ^ 《梁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七》
- ^ 《陳書 卷十八 列傳第十二》
- ^ 39.0 39.1 《陳書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 ^ 《陳書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
- ^ 《陳書 卷二十 列傳第十四》
- ^ 《陳書 卷十六 列傳第十》
- ^ 《陳書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四》
- ^ 《陳書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
- ^ 《陳書 卷二十六 列傳第二十》
- ^ 《隋書 卷四十 列傳第五》
- ^ 《南齊書 卷二十六 列傳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