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郡
東郡 | |
---|---|
歷史 | |
• 行政中心 | 濮陽縣 |
歷史 | |
• 成立 | 前242年 |
• 废除 | 618年 |
地望:河南省濮陽市、 山東省聊城市一帶 |
沿革
[编辑]秦漢
[编辑]秦王政五年(前242年),將軍蒙驁攻魏,取二十城,初置東郡[1],後治濮陽(今河南省濮陽縣西南)。
漢高帝十一年(前196年),立皇子劉恢為梁王,廢東郡,以其領縣益梁國[2]。高后八年(前180年),梁王呂產被誅,復置東郡[3]。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東郡屬兗州刺史部。至漢成帝末,東郡領二十三縣:濮陽、畔、觀、聊城、頓丘、發干、范、茌平、東武陽、博平、黎、清、東阿、離狐、臨邑、利苗、須昌、壽良、樂昌、陽平、白馬、南燕、廩丘[4]。轄境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濮陽市與山東省聊城市一帶,郡治在濮陽,都尉治在東阿。
新朝時,改東郡為治亭。新朝滅亡後,復稱東郡。
東漢前期,改南燕縣為燕縣,分臨邑縣置穀城縣。漢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省併畔、黎、利苗、樂昌四縣。建武十三年(37年),徙封周承休公姬武為衛公[5],改觀縣為衛公國。約此前後,改壽良縣為壽張縣。漢明帝永平二年(59年),以須昌、壽張二縣益東平國。漢章帝建初中,改清縣為樂平縣。建初四年(79年),以離狐縣益濟陰國。漢和帝永元二年(90年),以茬平縣益濟北國。或此時,廩丘縣改屬濟陰郡。至此,東郡領十五縣(公國、侯國):濮陽、衛、聊城、頓丘、發干、范、東武陽、博平、樂平、東阿、臨邑、陽平、白馬、燕、穀城。[6]
漢獻帝建安十七年(212年),衛、頓丘、發干、東武陽四縣(公國)改屬魏郡[7]。
魏晉南北朝
[编辑]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分魏郡、東郡置陽平郡,陽平、樂平二縣改屬陽平郡。曹魏前後,濟陰郡廩丘、鄄城二縣改屬東郡,聊城、博平二縣改屬平原國,范縣改屬東平國,東阿、臨邑、穀城三縣改屬濟北國。至此,東郡領五縣(公國):濮陽、白馬、燕[8]、廩丘、鄄城[9]。
晉武帝咸寧三年(277年),立皇子司馬允為濮陽王[10],改東郡為濮陽國。太康十年(289年),徙封濮陽王為淮南王,復濮陽國為東郡[11]。司馬倫建始元年(301年),廢皇太孫司馬臧為濮陽王[12],復改東郡為濮陽國[11]。
北魏太武帝天興二年(399年),攻佔後燕東燕郡(前身為西晉末分濮陽郡所置的東燕國)。不久,即改東燕郡復置東郡,治白馬縣滑臺城(今河南省滑縣東南),領東燕(舊名燕)、白馬、涼城等縣。天興四年(401年),置兗州(治滑臺城),東郡屬之。
晉安帝義熙十二年(416年),破北魏軍隊於涼城,進而克滑臺,遂取東郡[13]。至此,東郡領三縣:東燕、白馬、涼城[14]。宋少帝永初三年(422年),滑臺被北魏攻克[15],東郡復入北魏,後又收復。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滑臺再次被北魏攻克[16],東郡遂入北魏。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東郡改屬司州;廢陳留郡,其部分領縣改屬東郡。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年),分白馬縣置平昌縣;復置陳留郡,部分領縣還屬陳留郡。武泰元年(528年),分涼城縣置長樂縣。至此,東郡領七縣:東燕、白馬、平昌、涼城、長樂、酸棗(舊屬陳留郡)、長垣(舊屬陳留郡)。[17]
北齊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省併平昌、涼城、長樂、酸棗四縣。至此,東郡領三縣:東燕、白馬、長垣。北周滅北齊後,東郡改屬汴州。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東郡,領縣直屬汴州。[18]
隋朝
[编辑]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分汴州置杞州,開皇十六年(596年)改為滑州,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年)改為兗州。大業三年(606年),改兗州為東郡,治白馬縣滑臺城(今河南省滑縣東南),領九縣:白馬、靈昌、衛南、濮陽、封丘、匡城(舊名長垣)、胙城(舊名東燕)、韋城、離狐。[19]
魏永平二年(618年),取隋東郡,改為滑州[20],東郡之名不再作為行政區劃名稱。
人口
[编辑]- 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東郡有401297戶、1659028口。[4]
- 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東郡有136088戶、603393口。[21]
- 東魏孝靜帝武定中(543年-550年),東郡有30521戶、107717口。[17]
-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東郡有121905戶。[19]
太守
[编辑]- 韓延壽,字長公,杜陵人,漢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離任。[22]
- 嚴彭祖,字公子,東海下邳人。[23]
- 陳咸,字子康,沛郡相人,漢成帝陽朔元年(前24年)免官。[24]
- 王尊,字子贛,涿郡高陽人,漢成帝時在任。[25]
- 丙昌,字長矯,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出任。[22]
- 翟義,字文仲,汝南上蔡人,漢孺子居攝二年(7年)舉兵反。[26]
- 王閎,魏郡元城人,漢更始帝更始元年(23年)歸降。[27]
- 耿純,字伯山,鉅鹿宋子人,漢光武帝建武二年(26年)至六年(30年)、八年(32年)至十三年(37年)在任,卒官。[28]
- 伏壽,琅邪東武人。[29]
- 張酺,字孟侯,汝南細陽人,漢章帝永平十八年(75年)至漢和帝永元二年(90年)在任。[30]
- 魯丕,字叔陵,南陽宛人,漢和帝永元二年(90年)至三年(91年)在任,卒官[來源請求]。[31]
- 袁敞,字叔平,汝南汝陽人,漢安帝初在任。[30]
- 曹紹,南陽新野人,漢靈帝時在任。[32]
- 橋瑁,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被殺。[33]
- 王肱,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至二年(191年)領。[33]
- 胡軫,漢獻帝初平二年(191年)離任。[34]
- 王肱,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至二年(191年)領。[33]
- 曹操,字孟德,沛國譙人,漢獻帝初平二年(191年)三年(192年)在任。[33]
-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興平元年(194年)領。[35]
- 臧洪,字子源,廣陵射陽人,漢獻帝興平元年(194年)至三年(196年)在任。[36]
- 楊眾,漢獻帝建安元年(196年)見任。[37]
- 劉延,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見任。[33]
- 任嘏,字昭先,樂安博昌人,曹魏初在任。[38]
- 韓宣,字景然,勃海人,曹魏初在任。[39]
- 荀俁,魏明帝時在任。[40]
- 王機,字產平,太原晉陽人,曹魏時在任。[41]
- 鄭默,字思元,滎陽開封人,晉武帝泰始中在任。[42]
- 郗隆,字弘始,高平金鄉人,晉惠帝時在任。[43]
- 王景度,宋少帝永初三年(422年)為北魏所攻,棄城逃。[44]
- 申謨,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為北魏所擒。[16]
- 劉策,中山人。[45]
- 許赤虎,博陵人。[46]
- 李伯膺,趙郡平棘人。[47]
- 李蕤,字延賓,隴西狄道人。[48]
- 尹挺,天水冀人,北魏孝明帝景明中除,未拜而卒。[49]
- 曹道,譙郡人。[50]
- 畢祖暉,東平須昌人,北魏宣武帝正始中出任。[51]
- 封軌,字廣度,勃海蓨人,北魏宣武帝末在任。[52]
- 李仲琁,趙郡平棘人。[53]
- 元和,字善意,河南洛陽人,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卒官。[54]
- 裴炯,字休光,河東聞喜人,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7年)為城民所害。[49]
- 李蕤,字延賓,隴西狄道人,北魏孝莊帝建義元年(528年)離任。[48]
- 唐景宣,晉昌冥安人,北魏孝莊帝建義元年(528年)試守。[55]
- 崔庠,字文序,東清河鄃人,北魏孝莊帝永安二年(529年)棄郡走還鄉里。[56]
- 裴俠,字嵩和,河東解人,北魏孝莊帝永安二年(529年)至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在任。[57]
- 任冑,廣寧人,東魏孝靜帝天平中在任。[58]
- 韓雄,字木蘭,河南東垣人,西魏文帝大統中在任。[59]
- 堯峻,字難宗,上黨長子人,東魏孝靜帝時在任。[60]
- 李渾,字季初,趙郡柏人人,東魏孝靜帝時在任。[61]
- 陸士佩,東魏孝靜帝時在任。[62]
- 孟業,字敬業,鉅鹿安國人,北齊文宣帝天保中在任。[63]
- 宋世良,字元友,廣平人,北齊時在任。[63]
- 宋士素,廣平人,北齊時在任。[64]
- 于仲文,字次武,河南洛陽人,北周宣帝時出任。[65]
註釋及徵引文獻
[编辑]參考文獻
[编辑]-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 ^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 ^ 《漢書·卷一下·高帝紀第一下》
- ^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
- ^ 4.0 4.1 《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
- ^ 《後漢書·卷一下·光武帝紀第一下》
- ^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
- ^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
- ^ 《晉書·地理志》脫漏燕,參見《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等。
- ^ 《晉書·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 ^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
- ^ 11.0 11.1 《宋書·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 ^ 《晉書·卷四·帝紀第四》
- ^ 《宋書·卷二·本紀第二》
- ^ 《宋書·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 ^ 《宋書·卷四·本紀第四》
- ^ 16.0 16.1 《魏書·卷四上·世祖紀第四上》
- ^ 17.0 17.1 《魏書·卷一百六上·地形志二上第五》
-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 ^ 19.0 19.1 《隋書·卷三十·志第二十五》
-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 ^ 《續漢書·志第二十一·郡國三》
- ^ 22.0 22.1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 ^ 《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傳第五十八》
- ^ 《漢書·卷六十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第三十六》
- ^ 《漢書·卷七十六·趙尹韓張兩王傳第四十六》
- ^ 《漢書·卷十五下·王子侯表第三下》
- ^ 《後漢書·卷十二·王劉張李彭盧列傳第二》
- ^ 《後漢書·卷二十一·任李萬邳劉耿列傳第十一》
- ^ 《後漢書·卷七十九下·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下》
- ^ 30.0 30.1 《後漢書·卷四十五·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
- ^ 《後漢書·卷二十五·卓魯魏劉列傳第十五》
- ^ 《後漢書·卷五十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第四十七》
- ^ 33.0 33.1 33.2 33.3 33.4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
- ^ 《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第六十二》
- ^ 《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
- ^ 《後漢書·卷五十八·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
- ^ 《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第六十二》章懷註引袁宏紀
- ^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裴註引別傳
- ^ 《三國志·卷二十三·魏書二十三·和常楊杜趙裴傳第二十三》裴註引《文章敘錄》
- ^ 《三國志·卷十六·魏書十六·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裴註引杜氏新書
- ^ 《晉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九》
- ^ 《晉書·卷四十四·列傳第十四》
- ^ 《晉書·卷六十七·列傳第三十七》
- ^ 《宋書·卷九十五·列傳第五十五》
- ^ 《魏書·卷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六》
- ^ 《魏書·卷四十六·列傳第三十四》
- ^ 《北齊書·卷二十二·列傳第十四》
- ^ 48.0 48.1 《魏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七》
- ^ 49.0 49.1 《魏書·卷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
- ^ 《魏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六十七》
- ^ 《魏書·卷六十一·列傳第四十九》
- ^ 《魏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
- ^ 《魏書·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四》
- ^ 《魏書·卷十六·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 ^ 《魏書·卷十·孝莊紀第十》
- ^ 《魏書·卷六十七·列傳第五十五》
- ^ 《周書·卷三十五·列傳第二十七》
- ^ 《北齊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
- ^ 《周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十五》
- ^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齊故儀同堯公墓誌銘
- ^ 《北齊書·卷二十九·列傳第二十一》
- ^ 《北齊書·卷四十二·列傳第三十四》
- ^ 63.0 63.1 《北齊書·卷四十六·列傳第三十八》
- ^ 《北齊書·卷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九》
- ^ 《周書·卷六十·列傳第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