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

黃道周
曾鯨繪《黃道周像》
曾鯨繪《黃道周像》
大明武英殿大學士兼吏部兵部尚書
籍貫福建漳州府漳浦縣
族裔漢族
字號字幼玄,號石齋
諡號忠烈
出生萬曆十三年二月九日(1585年3月9日)
逝世隆武二年三月五日(1646年4月20日)
出身
  • 萬曆四十六年戊午科舉人
  • 天啓二年壬戌科進士出身

黄道周(1585年3月9日—1646年4月20日),幼玄[1][2],又字螭若细遵石齋,人称石齋先生閩南台灣尊稱為「助順將軍」,福建漳浦銅山(清朝时屬詔安,今为東山)人[2],祖籍莆田明朝政治人物、学者、书法家、藝術家。亡後堅持抗,被俘殉國。忠烈乾隆时改忠端

生平

[编辑]

萬曆十三年(1585年)二月初九,黃道周生於東山深井村。其出生世家,但年少家贫,在福建漳浦銅山(今屬東山)島上石室刻苦攻讀,曾在家鄉漳州广东潮州收徒讲学。有「閩海才子」之譽。

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與倪元璐王鐸等同年。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為經筵展書官,因丁憂去職。

崇禎初,復官編修。崇禎三年(1630年),任右中允。八月,錢龍錫袁崇煥事下獄,廷臣無敢訟冤者。黃道周与钱龙锡素无私交,却激于义愤,上疏稱:“今杀累辅,徒有损于国”,認為錢龍錫不宜坐死罪。崇祯帝不悦,以忤旨之罪把黄道周降级外调,又礙於舆论,乃釋放錢龍錫,改戍浙江定海

崇禎十一年(1638年),楊嗣昌陳新甲方一藻皆有家喪,崇禎帝依舊“奪情”起用。黃道周對此連上三疏,指責此三人不忠不孝。道周又因指斥大臣楊嗣昌等私下妄自議和,七月初五日崇禎帝在平台召开御前会议,要杨嗣昌与黄道周当场辩论,[3]黄道周雄辩滔滔,“与嗣昌争辩上前,犯颜谏争,不少退,观者莫不战栗。”崇祯怒不可遏,斥责他:“一生学问只办得一张佞口。”道周被连贬六级,謫江西布政司知事[4]。遂辭官,於邺山讲堂开坛讲学。

崇祯十三年(1640年),江西巡抚解学龙以“忠孝”为由,向朝廷举荐黄道周,认为他“可任辅导”。崇祯大怒,下令将二人入狱,以“伪学欺世”之罪重治,户部主事葉廷秀監生涂仲吉等力救,也被逮入狱,後周延儒曰:“張溥、黃道周,皆有些偏,只是會讀書,所以人人惜他。”帝沉默不語。[5]廷杖八十,充军广西。崇祯十四年(1641年),杨嗣昌病死。崇祯想起黄道周的“清操力学,尚策励”,赦其罪,並复官。道周告病回家,专心著书。

明亡後,任南明禮部尚書,“嚴冷方剛,不偕流俗”,楊廷麟曾力薦他充講官兼直經筵弘光帝亡後,至福建福州隆武帝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兵部尚书。但兵權由郑芝龙掌握,時清廷頒布剃发令江南人民求救於南明隆武朝廷,芝龙養兵自重,不发一兵一卒[6]。黄道周只得返鄉籌兵籌糧。

隆武元年(1645年),九月十九日道周募眾數千人[7],馬僅十餘匹,另有一月糧,出仙霞关,與清兵抗擊。施琅曾一度與他前往,不久卻径自返回福建[8]。夫人蔡氏叹道:“道周死得其所了!”十月初抵达广信(今上饶),募得三個月兵粮,分兵三路,向清兵发起进攻,一路向西攻抚州(今临川),另两路北上分攻婺源、休宁,不久三路皆敗。十二月六日,黄道周率隊向婺源出發,至童家坊,得知乐平已陷,二十四日,抵明堂里時遇伏,参将高万容逃去,於是全军崩溃。黃道周與四門生蔡春溶趙士超賴繼謹毛至潔衝鋒在前,終因兵弱,五人被徽州守将张天禄俘獲。

道周俘後,至金陵獄中,獄中吟咏如故,清廷派明舊臣洪承疇勸降,黃道周寫下這樣一副對聯:“史筆流芳,雖未成名終可法;洪恩浩蕩,不思報國反成仇。”將殉難的史可法與洪承疇對比。承疇頗愧,上疏请求免除道周死刑,清廷不准。後绝食十二日,期間其妻蔡氏来信:“忠臣有国无家,勿内顾”。

隆武二年(1646年)三月五日就义。臨刑前,盥洗更衣,取得紙墨,画一幅长松怪石贈人,還給家人留下了遺言:“蹈仁不死,履險若夷;有隕自天,舍命不渝”。至东华门刑场上,向南方再拜,道周撕裂衣服,咬破手指,有血書遺家人:“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最後头已断而身“兀立不仆”,其門人蔡春溶、赖继谨、赵士超和毛至洁同日被害,人稱「黄门四君子」。

著作

[编辑]

著有《儒行集傳》《石齋集》《易象正義》《春秋揆略》《孝經集傳》等,現存詩兩千餘首,被俘後「見三光」的牢室中所作三百多首詩,出自憂憤,最為感人。

書畫

[编辑]

黃道周的詩文書畫,均被後世視為高風亮節的象徵。他所畫的松石,尤其著名。

書畫作品:

成就

[编辑]

道周博学多才,不僅精通经學、史學、诗賦,甚至天文历法数学,且能書畫。《明史》贊:「學貫古今,所至學者雲集」。乾隆帝亦說他:「不愧一代完人」。

藝術方面,道周书法妙绝,清初宋犖說:“石齋先生楷法尤精,所謂意氣密麗,如飛鴻舞鶴,令人叫絕。”(《漫堂書畫跋》)道周亦能绘画,徐霞客評他“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

評價

[编辑]

顧誠南明史》評價劉宗周和黃道周皆非棟樑之材。他們「守正」而不能達變;敢於犯顏直諫而闊於事理;律己雖嚴而於世無補。[9]

信仰

[编辑]
艋舺晉德宮助順將軍

清朝初年閩南人崇敬黃道周之忠義,祭拜之,尊稱其為「助順將軍」,以避免被朝廷查獲。也有人認為黃道周的說法是穿鑿附會,將原本不詳其名的將軍類神靈改為鼎鼎大名的黃道周。

參考資料

[编辑]
  1. ^ 後以避康熙帝玄燁諱,文獻寫作幼元幼平
  2. ^ 2.0 2.1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八十三
  3. ^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四十八
  4. ^ 《明儒學案·卷五十六·諸儒學案下四》
  5. ^ 李遜之:《崇禎朝野紀》
  6. ^ 郑达. 链接至维基文库 《野史无文·卷十二·郑成功传》. 维基文库 (中文). 道周与芝龙隙,请督师援广信府,芝龙给羸弱卒三千以往,至则败绩。 
  7. ^ 李世熊《再上石斋黄老师书》中说:“先生之行也,召募市人才三千耳,饷不给于国帑,而资于门生故友之题助,此一时义激慷慨耳。朝廷才给空门扎百十道以当行银,兵事岁月未可解,义助能岁月例输乎?空劄可当衣食易死命乎?就令士马饱腾、人人致命,三千未教之卒可枝住诸道分进数十万之方张之寇乎?”见黄宗羲编《明文海》,补遗第五二三七页。
  8. ^ 李光地《榕村语录续集》卷八。
  9. ^ 顾诚. 《南明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7年: 231. 

外部链接

[编辑]